这两天和儿子进行了几次有益的谈话,内容都是围绕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昨天谈到大学的恋爱。
前些年舆论公开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目前看来有不妥之处。
6月21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种现象应该扭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对中小学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要“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两者应该没有矛盾冲突,但这也应该因人而异:学有余力、自制力强、对自己未来目标清晰,能分清主次的大学生固然可以两者兼顾,基础弱点儿、自我约束能力差点儿、甚至没有考到理想大学,一心想考研升级的学生还能有胆量试验一边“花前月下”谈恋爱,一边“埋头苦读”求提高吗?
所以我的意见是,在大一到大三期间还是心无旁骛,潜心学习来的靠谱,高年级根基牢固、思想相对成熟一些后再考虑恋爱比较好!
这个想法得到了孩子的认同,相信他自己也会正确判断的。
和儿子的交谈另外还涉及到“如果寝室室友和自己爱好不一样怎么办”的问题,因为我们高中一直走读,他对住校是比较抵触的,所以探讨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这个担心其实说明孩子已经考虑到具体的细节,准备做出准备迎接新的集体生活了。
关于室友话题,近两年还真是比较敏感,出过好几个大事件。处理的好,大学室友将是一辈子的朋友、伙伴;相反的话也是很让人担心的事啊!这个问题值得用心准备一下,可以上网查查资料,也要和亲戚朋友家大孩子交流交流。
以文会友,交换思想,交换真心,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好!请关注我是秦简,留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