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今天去上山。

远方是深黛色的山峦,线条柔和,绵延不绝,被雾霭笼罩,像亘古不老的智者,慈祥地俯视苍生。从他躯体里流淌的条条脉搏,滋润着一方土地上的人们。

看到水库里的水位很低,才想起今年几乎没下过雨,天气比较干旱。

水库的水不多,在阳光下闪着明朗的光,白云倒映在水中,让人联想想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句。

好在山区气温低,偶尔还会下一点。加上疫情管控,人员来往不多,大部分草场保留得比较好。

天空是蔚蓝的,棉花糖一样的云朵飘浮在空中,轻盈柔美,它们悄无声息地变幻着自己的倩影,把天空当成展示风采的T台。

有一只鹰在空中盘旋,翅膀一动不动,傲然滑行,像一位王者,天空成了它的领地。天空澄澈,极目远眺,鹰升到更高远的地方,无声无息,但英气逼人。

鹰向来独来独往,却不像孤雁,发出凄惨的悲鸣。鹰的孤独是它自己的选择,它的存在是天空最美的姿态。

漫山遍野的野花,黄的、紫的、蓝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星星点点,点缀着绿草地,像美丽的织锦,让人忍不住在上面躺一会,舒展筋骨,吐出积郁的浊气,让山间的新鲜空气把五脏六腑洗个遍。

像孩子一样张开双臂,在草地上跳跃,奔跑,登上山坡四处张望,周围满眼的绿,像碧绿色的巨毯,一直延伸到远方。

沿着两行车印徒步,看牛群在悠闲地吃草,两个大牛旁边站着一头小牛犊,也温顺乖巧。

一大群羊从前方慢慢移动过来,清一色的大尾巴羊,高大肥硕,肚皮滚圆。牧民们的马匹换成了摩托车,一个皮肤黝黑的哈萨克中年男人腰间别着一根木棍,吆喝着挥舞着,驱使羊群回到有毡房的山坡方向。

一匹马背对着我们吃草,棕红色的光滑的皮肤,让我联想到以前自己家里养的那匹马。我告诉朋友“好马不卧,好牛不站”的特点,她们都露出受益匪浅的神色。土地和动物曾经给予了我很多,可是我把它们都丢了。

当年,我们是怎样拼命地在逃离土地啊!

我的扶贫对象是一对年轻夫妇,有一对上小学的儿女,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宁愿住在城郊租的蜗居中。村里盖了免费的安居房,他们不去住。

很多人理想的生活是隐居,寻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做一个安静的牧羊女。种菜种花,打扫庭院,挤奶烧茶。

很多时候,这是想要逃避或摆脱当下空虚无聊或者疲惫不堪的想象罢了,果真让你来过这样的生活,估计三天就受不了了。

选择上什么样的生活,就要承受不能过另外一种生活的遗憾。有时,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之余,有意识地暂时抽离出来,感受一下另一种生活,哪怕很短暂,也很有必要。

蔚蓝苍穹下,广袤草原上,鸟语花香,虫鸣鸟啼,大自然赋予动物丰富的养分,动物们又供给人们美味佳肴。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草木荣枯,这土地上的哪一样是固定不变的呢?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人生苦短,每个人充其量像蚱蜢蹦跶几十年,还有什么不能放下,还有什么值得纠结?

所以,无病呻吟时去大自然看看,忧愁烦闷时去大自然走走,汲汲名利时去大自然听听。大自然可以让你沉静下来,既不看破红尘,冒充佛系不负责任,也不囿于钢筋水泥丛林,浑然不觉生命乐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