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2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0月15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11.1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用人生模型、左脑和右脑,三步共同制定剩余3个月的目标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1)什么是梦想?
梦想是那些想起来就让你怦然心动的、是真真正正地能够触动你的内心的、你愿意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你愿意克服困难和阻碍,为之努力和奋斗的那件事情。梦想相对于目标更加感性,更多是从心的角度出发,所以属于心的力量——心力。
在《奇特的一生》中,作者提到过,柳比歇夫之所以能够做到52年坚持时间记录,其实是他二十多岁就立下了一生中伟大的目标。我想那个目前其实指的就是柳比歇夫的梦想,所以他能克服种种困难,付出努力为之奋斗。
如果已经有了梦想,那么可以将其分解成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周计划,分解到日清单去执行。如果还没有找到梦想,也没有关系,没必要着急。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要抱着一种“我正在走上探索梦想的路上”的心态去寻找。
其实梦想可大可小,小的梦想也许是看看蓝天,沐浴在阳光下,也可以是买件心仪的连衣裙,这些可以说是微梦想。梦想也可以很大,比如小时候大家经常说的长大后成为科学家,比如登上月球,比如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等。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那么,你找到自己的梦想了吗?你在为之付出努力吗?
2)人生的多维融合
从日清单系列课程开始,崔律已经给我们介绍了多种人生模型,例如生命平衡轮、生涯四度、《沃顿商学院自我管理课》的四大领域融合、《记事本圆梦计划》的人生·梦想金字塔等。在这些模型中,我们看到人生不只是大家通常说的工作和生活/家庭,还有休闲娱乐、健康锻炼、自我实现、学习成长等等。所以,我们要看到人生有多个维度,不要将自己限制在某一个或两个维度里,要走出去,去尝试、去体验更多的维度。
人生多维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帮助找不到目标的朋友找目标,找到想做的事情,而且因为有那么多维度,每个维度哪怕你只找到一个,都有4个或者8个了。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与其说去平衡工作和生活,不如将这些维度进行融合,让不同的维度之间进行有创意的组合,这样才能真真正正将人生视为一个整体,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设计。平衡这个词大概更适合在月度这个时段上来使用,例如,我们也许不太可能在一天或者一周内安排生命平衡轮所有8个领域的事情,例如,你不太可能一天内既做到运动、工作、学习、生活,又做到去古道徒步,又看很多展览、听音乐剧。然而,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个月里面将不同领域的事情安排好。所以说,在月度考虑平衡,在更高的层面,例如季度、半年、年度、3~5年及以上,考虑不同领域的融合。
3)左脑数据化目标
通过前面的人生模型得到的目标可能还是模糊的,例如,我要学习;我要减肥;我要成为有钱人。
接下来,我们就要利用我们理性的左脑将目标变得更加具体、可实现、可衡量、有相关性、有截止期限,也就是SMART模型的应用。SMART模型是目标管理领域的经典模型,适合将模糊的目标具体化、清晰化。而一个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实现。
在这里,崔律考虑到5个元素可能不容易记忆和实用,将其进行了简化,简化成两个元素,也就是数据化和期限化。那么有人说了,其他要素怎么办呢?其实数据化后你就可以发现有一部分目标是难以实现了,然后直接删除。后面做计划时也会进一步落地,会发现哪些可实现,哪些不可实现。
数据化+期限化的具体应用:
我要好好学习→我要读完100本书,期限是一年。(我要在一年内读完100本书。或者,在2018年年底之前,我要读完100本书。)
我要减肥→我要减掉10斤/我要减到50KG,期限是半年。(我要在半年内减掉10斤。或者,我要在半年内减到50KG。)
事实上,数据化思维在100天训练营课程中已经多次体现。例如时间记录中我们用记录下来的时间和时间长度的数据去帮助我们准确预估时长等;心力篇也提到要多讲事实。
崔律给大家的建议: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用一些数据化、量化的词汇。比如,每天8杯水→每天喝1500毫升的水。
4)右脑视觉化目标
前面提到数据化是用左脑来实现的。左脑比较理性,偏逻辑和数据。而右脑是比较感性的,具有视觉化、抽象、艺术的功能。左右脑配合让我们的目标更有立体感,更容易达成。左脑与右脑联合制定目标,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向梦想更靠近一点。
第一步,基于数据化的目标,找到视觉化图片或照片。
比如说,通过左脑制定的目标是:今年要读完100本书。如果是过去不读书的人,可能对100本书完全没有感觉。这时候,就可以寻找100本书的图片给自己一些直观的感受,加强自己的认知。
即使是过去读书不多的人,这种视觉化的方法也是适用的。再比如说,如果目标是:我要减到50KG。那么可以找以下视觉化图片,比如过去自己50KG时的照片;50KG体型的明星或者动漫里的人物的图片;变成50KG后想穿的衣服的照片;或者手绘……
第二步,找到视觉化目标之后,保证它随时可见。
每天看到视觉化目标的次数越多越好。例如:
设置成手机屏幕、电脑桌面;
制成手机保护壳;
打印出来,贴在床头、书房、办公室;
打印出来,粘贴在纸质笔记本里,随身携带;
……
如果同时有多个目标想要实现怎么办?
1)可以将所有的图片放到一张A3纸,然后打印;2)可以使用拼图功能,将多张图片有重点地、有美感地拼在一起,设置为手机屏幕或电脑桌面;3)可以制作梦想愿景板,先找一张大大的A3纸,然后找打印好的或者从杂志、广告剪贴下来的图片/照片,然后用胶棒将这些图片/照片贴到A3纸上,之后将梦想愿景板贴到墙上,让自己每天都能看到,然后在脑海中想象梦想实现的情境;4)在诸多目标中找到重点目标进行视觉化,或者画甘特图,看一下这段时间可以实现的是哪些目标,先聚焦在这个目标上,其余的推迟做……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人生模型、左脑数据化目标】
1)第三季度快要结束(9月底)时打开2018年的下半年目标体系及年度目标体系(思维导图),判断每个目标的推进情况、整体进度和自己的满意程度,然后制定了第四季度的目标(思维导图)。在本周期将要开始时制定目标和计划,尤为重要。最好拥有更高维度的目标体系,例如在制定季度目标时有半年的或者年度目标体系。
2)因为想要做的更细致一些,8大领域放到同一张思维导图有点过于拥挤,所以分成两张思维导图,一张是幸福领域,包括生命平衡轮对内的四个领域,即身体健康、休闲娱乐、家庭生活、朋友与重要他人;另一张是成就领域,包括生命平衡轮对外的四大领域,即学习成长、自我实现(或其他)、工作事业(或职业发展)、财务。
3)在具体制定每个领域的目标时,又进行了分解,这次分解采用了和时间记录小类结合的模式,例如学习成长下分为知识管理和自我管理,知识管理又分为阅读思考、微课学习、灵感想法管理、社群活动、输出分享等。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细分后更具体,二是与时间记录结合便于日后的时间统计分析。
4)设定优先级,身体健康、单身生活在前,他人关系、家人亲戚、休闲娱乐在后。具体到每个小类也有优先级。这样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知道自己如何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5)给出了备选项。例如休闲娱乐中的文学作品,给出了十几本书的选项,选择3~6本书阅读即可。
【右脑视觉化目标】
从2018年10月7日起的100天内,我想养成每天早上锻炼的习惯(小区晨跑2圈>散步>室内初级燃脂训练等)。
1)找到视觉化图片。
- 耐克Pegasus 34慢跑鞋的图片。
- 100天行动日历及表情贴纸。
2)贴到了印象笔记中,同时放到了100个微梦想笔记中,并且添加到快捷方式,可以随时查看。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暂无。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