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出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人们前行的步伐,停航,停工,也停课,这让学校、家庭,老师、家长、学生都有点措手不及。
1月29日(大年初五),教育部正式提出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2月10日(正月十六)各中小学正式展开网络课堂,已进行了七周,有必要小结一下,谈七个问题。
形与实 进度与习惯问题
上网课,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有序推进学习知识的进度,还是努力让学生维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可能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侧重点应该不一样。对于高(初)三的学生,学习的进度占主要的;对于高(初)一、二年级的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保持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应该占主导地位;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和幼儿园的宝宝,其实,就不要凑这个热闹了吧,让他们疯玩半年又何妨,需要追学习进度吗?不必,能让他们维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吗?不能。那为何他们也要上网课呢?形式,除此,没有别的。
追求的目的不同,要求的标准也就不同,网课期间,高年级的衡量标准,以跟上进度,测试得高分为主,低年级的衡量标准,以上课专心与否,作业认真与否,保持一个良好学习习惯为主。呵呵,其实,大家担忧的,不在于学多学少,而在于生怕其他学校、其他学生抢跑。
优与劣 直播与录播问题
网课的组织形式,基本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播,运用“直播平台”、腾讯视频、QQ视频、钉钉直播等手段,老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即时教与学,好处在于理论上可以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会稍小一些,缺点在于,受网络信号、通道容量限制,音、视频停顿卡壳时有发生,效果大打折扣。由此,我不禁非常疑惑:都号称5G了,号称数据“云”时代了,怎么还是堵车,支撑一个网课咋都这么困难,全国中小学生不过2个亿吧,通过这个事,可不可以实际验证一下,我们网络水平究竟什么层次?呵呵,很难找受众这么大、时间这么统一的直播了。
另一种是录播,老师事先录好授课内容,学生利用优酷、网盘点击收看,好处在于音视频流畅,缺点在于单向式教学,学生的接受度稍差一些,并且,由于可以随时按暂停键,慢慢抄笔记,学习的连贯性会受影响,甚至时间长了,听课的节奏也会有些影响。
强与好 风格与适应问题
采取录播形式授课,都是各年级整合资源,授课内容分工到每名教师。每课,应该都是根据老师的上课特点而进行的最强搭配与组合。接触不同的老师,接触不同的风格,究竟是好还是坏?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个问题倒不是很大,对于初中以下学生而言,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适应,总有一个过程,一下子接触这么多不同的老师,会不会导致紊乱。好比炒土豆丝,原材料是一样的,不同的人来炒,土豆丝的粗细,盐的多少,锅的热度,酸辣的程度都会有较大差别,给不同的人吃,口感大不一样,而每个人的喜好,是一种养成,短时间内较难改变。如何科学地排课,应该会很伤脑筋。
我一直认为,你最喜欢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阶段,应注重引导小孩适应各位老师的风格,毕竟,老师之间是风格上的差异,而不是水平上的优劣。火锅、方便面、肯德基,各有各的诱人之处,但最养人最可口的,还是家里做的菜,百吃不厌。当然,适应不同的老师授课风格,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社交能力的培养。
放与管 自主与干预问题
随着3月16日全面复工,白天家长们都上班了,对小孩学习的管控力度急剧下降,学习的效果也会有些影响。要想让娃娃们有很强的自制力,自我时间管理,自我情绪控制,是不大现实的。贪玩,毕竟是他们的天性,没有一定约束的自觉,不是优点,而是缺陷,或者是假象。娃娃自主学习与家长适度干预,缺一不可。
放,忌一放就乱,天马行空,管,忌一管就死,冲突不断。家长如何干预呢?哪些环节要强制,哪些环节要提醒,哪些环节要帮助,可能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作息时间,比如作业标准,比如课前准备和课后收纳。看到朋友圈有些小孩的表现,让我惊叹,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小孩,背后一定站有一个懂得分寸拿捏的家长。娃娃们在学习,家长何尝不是呢。
独与众 一人学与大家闲问题
看到自己在忙,而别人都在耍,终归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电脑的上课声与电视的影剧声,书房的静寂与客厅的喧哗,学生的早睡早起与家长的晚睡晚起,在网课的前期,家长们尚未复工的时候矛盾尤为突出,极不协调。这不可避免,但应有所收敛。作息应该正常化,生活应该正常化,即使没什么事儿,也得找点事儿做,比如房间整理标准再高点,饭菜做得更精细点,再不济,抱本书看看,管他武侠还是言情,二三十年没动过的,再拿出来翻翻,再找找年青时的感觉。
自我检讨的是,沉迷于玩手机,每天把公众号都翻遍了,静下心来少,没做好表率。倒不是什么都围着小孩学习转,但至少不做干扰源,比如家长电视要少看,非看不可声音尽量小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学习,不如众学习。其实,每堂课,我还真想和孩子坐在一起听一听,但他似乎不太愿意,只有作罢。
疏与堵 学习与游戏问题
大禹治水,重疏而不是堵。其实,疏与堵,重点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时机。大禹他爹不知道疏这个办法吗?我不这么看,应该是当时权衡之后选的一个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而已,只是失败了。若不然,黄河现在是悬河,不就是千百年来采取堵的办法导致的吗?谁说它错了?疏的办法,应该是让黄河自己找路,形成新的河道,奔流而去,至少管千年。
网络游戏,已是青少年一大公害,家长采取的办法,主要还是堵,控制上网时间,控制上网内容,控制手机使用。而网课学习,无疑给小孩们钻空子打游戏带来了便利,以前家长尚可通过设置密码的方式来控制,现在一天八小时,天天如此,如何控制呢?杜绝不可能,只能警告他不能泛滥,或者干脆规定一个可以玩游戏的时间,正大光明,不要偷偷摸摸。幸好,小孩对游戏瘾不大,每天Ipaid打开,下半个多小时象棋即可,或者容忍他把《荒野求生》看了一遍又一遍。一有打游戏苗头,及时警告,坚决扼杀,其实强制个一周,游戏也就没多大兴趣了,强制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主与补 上课与答疑问题
上课,可能是年级的其他老师,答疑都是自己老师,这个环节应该特别重要。据了解,网课的一大特点,就是知识量特别大,这与老师们更加精心备课有很大关系,也与没有互动这个环节从而用于讲授的时间多有关系。平时老师在班里面对面上课,容易掌握节奏,学生更易于消化。网课上,老师都是倾囊而出,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更严重,胃口好的吃得更饱,反之也更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答疑这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重点、难点、疑点,用自己熟悉的方式、熟悉的节奏过一遍,效果肯定会不一样。
这也提示,预习这一个环节在上网课时更加重要,预习,就是一种自主学习,听课时再和老师对照,纠偏,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一听课就懂,一做题就错。
通过这七周网课,我自己的收获倒也蛮大,看到了老师们教学的精细,看到了孩子们学习的努力,看到了家长们服务的辛劳。这也引起我的反思,毛主席讲“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从这两三年的经历来看,确实是这样,不学习,不随时接收新的信息,不接触新的事物,不接交新的朋友,头脑就会迟钝,思维就会迟疑,行动就会迟缓。
学习,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淘汰的过程。加油,奥利给!
---2020.3.27 江北 值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