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我没有第一时间想起梭罗的《瓦尔登湖》,虽然它确实是一本读完不禁心生向往的书,它能让你浮躁的心平静下来,精神得到升华,确实是一本能洗涤人类心灵的佳作。但老实说,我第一个浮现的书名却是《罪行》,是费迪南德·冯·席拉赫的作品。
我记得书的封面上写着,很少有人在起床时就说:“嘿,我今天要犯罪。”但每个人都可能随时犯下罪行。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也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
这本书单纯的讲述11个关于犯罪的故事而并没有加入作者个人太多的评价,因为即便是作为案件经手人的作者自己,也未必能真正洞察犯案人的作案动机。每个人都有对同件事不同的看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生经历会留下不同的生活感悟,我们无法做别人的标杆,圣人也无法,智者也无法。一本好的书,应该是能引导我们去思考,而不是给我们灌输思想。
我们只能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能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而事实上,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已然十分不易。能健康而平凡的活着,已是最大的幸运。看完这11个故事,就越加觉得,自己已然非常幸运。生活中遇到的这点点小事,与别人的苦难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其次便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呢,比较长,有三部,我记得当初看了挺长时间的,但非常精彩,引人入胜。该书的背景是70年代中期,刻画了一个读书人孙少安的成长经历,在那个思想受压迫的年代,但凡有点思想的人,他的体内必定有一股力量撕扯着他的灵魂,他对课本之外知识的渴望,对其他国家思想文化的渴望,会超越对温饱的渴求,所以即使他每天都吃不饱,也会偷偷看着禁书。所以即便他眼下贫困潦倒,他的眼光仍能超越现在的生活,看向远方,他将会尽自己一切的努力,挣扎着向前方的目标奔去。
便是这样深刻的无奈,让人震撼,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仍有人这样的渴求,对比现在的我们,吃饱穿暖,无论什么书籍都唾手可得,可我们并没有珍惜,还有多少人愿意进行深层次思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浏览的阶段。为了应对高速的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阅读者的眼球,各种推送,各种鸡汤,各种励志短文,都在用简单易懂的文字讲述简单易懂的道理,可是这些道理如果自己不深入加以思考,又真的能懂得吗?
我们都应当放下浮躁,让自己的心灵回归宁静,这样才能不那么焦虑,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