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心血来潮,想去吃麻辣烫,于是在微信上告诉了正在上班的陈班长。
“好啊,那我提前一点下班。”
但考虑到外面的麻辣烫卫生堪忧,陈班长也不愿意让我吃太多辣的东西,讨论再三,因为星期五下午我们都可以早点下班,最终决定我们自己尝试做一次麻辣烫。既不用担心卫生问题,又可以控制辣的程度。而且,生活中的每一个新尝试都让我们开始之前满怀期待,完成以后满心成就感。在我们心里,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尝试都是一个重要的仪式。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做饭做菜,厨艺一直是自己最引以为豪的特长之一,至少在同龄人中不算差。在放假的时候,我也能做一大家子的菜,在他们饿之前热气腾腾的摆满一桌。我以为,大学毕业以后的我厨艺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因为我会有自己的厨房,有钱买各种各样新鲜的食材。
但陈班长的出现打破了我美好的念想。自从我们结束两年多的异地恋,终于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陈班长就在考虑问题的全面性,生活能力的全能性等方面各种碾压我,尤其是厨艺。
以前异地的时候,见一面不容易,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细细感受对方的陪伴,我们很多时候都选择在外面解决吃饭问题。现在想见面随时都可以见了,可以一起上网搜索新菜式,一起去逛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一起在厨房洗洗刷刷打打闹闹,这天做西餐,改天吃寿司,周末做个冒菜榨杯果汁等等,日子倒也细水长流起来。
按理说这种在厨房里过的烟火日子,我厨艺不该退步的。然而陈班长几乎一手包揽了厨房里做菜的活儿,切菜不让我切,炒菜不让我炒,曾经觉得自己是大厨的我沦落到站在一旁递碟递碗的田地。今晚想帮忙切个辣椒,陈班长也坚决不允许,因为怕切完以后我会不小心揉眼睛。是的,在他眼里,我是一个总是不让人放心的女生呐。
不过这种在他旁边洗菜递碗的时光,着实让人着迷。偶尔拿手机拍拍他认真做菜的样子,一边笑一边畅想我们未来的生活:孩子会比较喜欢吃谁做的饭菜,他们会像我重口味一点还是像他对食物很挑剔;有时相互分享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我们班学生不听话,他半夜去抓吸毒,我们要不要联合起来搞一个以“远离毒品”的主题班会……
我把装着盛开的向日葵的花瓶摆在饭桌的一个角落,摆好桌布,他端着热气腾腾的麻辣烫从厨房里走出来,让我去厨房了拿两个碗两双筷子出来。
麻辣的香气飘满整个饭厅,我给他夹了一块玉米,他往我碗里放了一块我喜欢吃的栗子。我们来不及等它们完全凉下来就往嘴里塞,烫得毫无形象的吧唧吧唧嘴巴,完了还互相嘲笑对方吃饭不注意形象。我学着老人吃饭的样子跟他说他以后没牙齿就是这样的,他说“我90岁还有牙齿,你70岁就没有了,放心,我每天给你熬粥喝”。
吃饱喝足了,一边听喜马拉雅中行动派的音频一边洗碗,给自己和对方打打鸡汤能量。
听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听说再多的激情都会在柴米油盐中消磨殆尽。我不是没有害怕过。但有志同道合两情相悦的人,有琴棋书画的情怀,又何惧柴米油盐。未来的路很长,困难很多,好好努力,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