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沉沦》第一节读书随记(上)

相不相信,你总是会爱上同一个人或者相同的事物?

很多年前曾迷恋过郁达夫,也不记得是什么理由了。借阅过很厚的《郁达夫全集》,结果因为看书太慢,没看完就不得不还给了图书馆。

但《沉沦》一定是读完了的,老实说,我还有一些残存的印象。这个印象是指一种阅读中的感觉,可不是指什么具体内容。

我喜欢郁达夫用的“沉沦”这个词,词典里的解释是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地。和颓废一样,我觉得这是人生中必然会碰到的经历,我们要允许负面的自己存在,而不是一味克制。

如果人生中发生了某些让你困惑或者不能承受的事情,那么暂时地让自己沉沦、颓废一段时间也无妨。

关键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保留一种生的意志和希望,有希望才会压倒一切不好的东西。说要情绪稳定,不是不可以拥有负面情绪,而是能够做到更快的调节。

当然,这是我的私解,和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无关。

小说的第一节第一句是“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这个开头就很吸引人。一部小说的开头很重要,它可能奠定了结局,也可能会决定你是否想要读下去。

后面是“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早熟意味着一种敏感与被迫,郁达夫三岁丧父,跟着祖母和母亲一块长大,必然会是敏感的性情。

《沉沦》发表时,他也不过二十来岁,他初到日本留学时才17岁,那个时候人的情绪是非常丰富的,有伟大的志向、有很多困惑、有很多不甘,不能完全地排遣。

所谓青春期叛逆,会觉得这个世界怎么这么不能容纳我,非要和我作对,你非常不想做世俗中大家都在称赞的好孩子,实际上是那时候的自己还不能去接受这个世界。

接下来有一段景物描写,我非常喜欢,郁的景物描写总是很简练、精准,让人过目难忘,会不停地倒回去再读。

“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地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地拂上面来。”

这里让我想起《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因为有很多文人都喜欢提到南风,比如苏轼,所以特意查了一下。

南风即东南风,又称薰风,薰就是清凉温和的意思。时即适时、及时、合时宜的意思,阜是丰富的意思。

南风的清凉温和呀,可以解我万名的忧愁;适时吹来的南风呀,可以丰富我万名的财务。

先民们对南风的赞颂和祈盼,也反应了他们在自然力面前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

总之南风有美好的寓意,南风一起,天气转凉,而文章中正是九月份。

“在黄苍未熟的稻田中间,在弯曲同白线似的乡间的官道上面”,主人公捧了一本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集,在那里缓缓独步。

“在这大平原内,四面并无人影;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一声两声的远吠声,悠悠扬扬地传到他耳膜上来。”

我觉得上段的“飞”字用得特别妙,因为当下的环境是空旷的。

读到这里,我的脑袋里便产生了一幅画面,在乡下的旷野中,在黄色的稻田中间,有一位单薄的、穿着纯白衬衣的少年,在那里漫步,一边走一边看书读诗。

嗯,如果依郁达夫那个时代的审美,应该是穿白色衬衫的。如果放到现在,我觉得穿着黑色衬衫更符合忧郁的气质,风吹乱他的发。

“他眼睛离开了书,同做梦似的向有犬吠声的地方看去,但看见了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屋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

这一小段就有点梦幻了,“Oh, you serene gossamer! You beautiful gossamer!”哦,你这平静的轻纱,你这优美的轻纱!

“这样地叫了一声,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只有青春期的人才会这么多愁善感吧?

不过,敏感又神经质的人很容易莫名其妙地感动或悲愤,触景/物生情,哭这个动作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很常见。

“呆呆地看了好久,他忽然觉得背上有一阵紫色的气息吹来,窸窣地一响,道旁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梦境打破了。他回转头来一看,那枝小草还是颠摇不已,一阵带着紫罗兰气息的和风,温微微地喷到他那苍白的脸上来。”

我觉得这一小段写得特别细腻,很少有人能对身边的事物有如此细微的观察和运用,郁达夫绝对是一个天赋型选手。

根据我自己的创作经验,我觉得这一小段发生的事有三种可能:

一是真实发生的,道旁真的有一枝紫罗兰刺挠了一下他;二是也不知是什么草,什么气味,郁把它写成了充满香气的紫罗兰,才得以这么浪漫;三是行文过渡,刻意安排的,这需要很强的灵感的光顾。

这里还说到这枝小草打破了他的梦境,实际并没有,接下来主人公进入了一种梦境与现实交叉的状态。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