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其实,孩子发脾气和孩子哈哈大笑一样,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与宣泄。家长处理的好坏将影响到孩子后期情商的发展。
孩子发脾气,要表达什么?
在很多家长看来,他们认为孩子发脾气是在找麻烦,或者养成了坏习惯。其实孩子只是在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告诉我们:我现在有挫败感,需要看发脾气来宣泄一下,同时需要你们的关注。
处理好,是好事
哈佛大学讲师、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 David曾经提出:
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Emotional Agility (情绪敏感力)。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
首先,孩子发脾气时,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被孩子情绪影响。
第二,可以不带评判的描述孩子现在的情绪,如:你现在看起来很生气,需要妈妈的帮助吗?或者说:如果你不需要妈妈的帮助,你可以自己静一会,妈妈就在你旁边,如果你需要,随时可以叫我。
坏处理,问题大
很多家长在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时会说:我的小祖宗啊,你就别闹了!来,给块糖。这样妥协方式不仅无效,还会让孩子抓住家长的底线,以后会得寸进尺。
有的家长还会“以暴制暴”。如:再哭就出去、你打我我就打你等,这样会助长孩子的坏脾气,更容易培养出暴躁的孩子。
还有的会采取“冷处理”:自己去房子里反思一下,知道错误了再来找我。这种处理更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得不到家长的关注。最终没有内在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孩子发脾气,说明孩子“爱”的余额已不足,需要我们再一次给孩子把爱充满。告诉孩子:我们爱你,无论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