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新的一周,刚刚梳理了一下明天要做且必须完成的事情,大概有七八项。其中还有几个新工作,目前不知道该怎么做,还需要咨询研究。原计划周二带女儿去医院看病,面对海量的工作和艰巨的任务,心情难免有些沉重和焦虑。
我一直在想,我的工作效率相比来说也算是比较高的了,数据和文档处理也比较快。为什么还是每天这么忙呢?未来有没有一个时段,我会是比较正常一些,每天能整点上下班呢(不期待非常轻松)。如果能分配给我一个基本正常的人员团队,我是能把工作安排妥当,合力布置的吧。
我现在有一个迷茫点,忍耐和坚持的结果一定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吗?
困难和问题一定是大海波涛般的汹涌而来。坚韧的人,一定会被推到枪林弹雨的一线吧,去抵挡第一轮打击,那我坚守的原因或者说坚持的目的地在哪里呢?
又或者说,忍耐和坚持不能代表绝对的服从和配合,不能妥协于上级的一次次“攻坚战”安排。还是应该少做一些无脑的机械工作,少去参活那些没人愿意管的烂事。留出业余时间去提升自己。
说实话,拾烂摊子能锻炼耐心、意志力和沟通能力,层层叠叠被时间遗忘的线索到现在也许只是一个空壳命题了,让后来人去数据化、细节化、合理化,是非常难得。但是收拾一个又一个烂摊子,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等耐心消耗殆尽,也就是热情不在的时候了。
所以说,当前的工作环境,也许能磨炼意志。锻炼能力,但是确实不适合成长。就像是树苗长在峭壁上,不但身处营养水分匮乏的窘境,还要时刻面对山风暴雨、惊雷闪电的侵袭。经历许多幸存之后,他具有了坚韧的性格,以及在绝地上求生存的各种技能,但是他注定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每长大 一寸,他都比原野上的树木多付出十倍的艰辛。
但是,如果他开始就选择在原野上扎根呢?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悬崖峭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