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在曹操手下吃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弄得不巧,性命便会送掉。
但是,徐元直是个细心人,他与曹操两人彼此之间相互在提防。所以,徐庶听到曹操这样地问他,他完全懂得曹孟德的用意。
尤其是徐庶,为了老母之仇,本领虽大,仍准备在曹操处终身埋没。因此,元直想:孔明出山助刘备不是比我更强吗?我何必在自己人面前显什么威风呢?说的通俗一点,风头让孔明去出,我就算了吧。
所以,徐庶绝不会上曹操的当,相反在回答说话之中,还要把曹操捉弄一下。
他很快就拿定主意,对曹操说道:“丞相,徐某与孔明相比,正是天地之别。”
曹操一时还没有听出来什么意思。心想,你们两人如此相差,那不知谁在天上,谁在地上。因此继续问徐庶:“什么意思?“
徐庶:“丞相听了,徐某与孔明相比,诸葛亮如当空皓月,徐某似萤虫之光;诸葛亮如凤凰,徐某似燕雀;诸葛亮如美玉,徐某似顽石;诸葛亮如蛟龙,徐某似……”
曹操总以为徐庶会贬低孔明,来抬高自己。意料不到,听了半天,横比竖比,把孔明越比越好,把自己比得不像一个人。听到这里,曹操知道徐庶没有中计,自己倒又上了他的当。真是被弄得哭笑不得。
但是,曹操也是个英雄,任凭徐庶说的孔明多么好,但自己从来没有听到过“诸葛亮“三字。
因此,曹操用蔑视的口气对徐庶说:“你道孔明如此地好,但老夫从来未听到过他的声誉。”
徐庶一听,又见曹操放出一副老前辈的架子来。心里想,诸葛亮三字你可以没有听到过,但是我只要换一个称号,保险你要紧张起来。便笑着回答曹操说:“丞相,你可曾听见过一句传言吗?”
曹操:“什么传言?”
徐庶:“一龙一凤,得一而定天下。”
曹操想,这句话我听到了很久。外面传说目前有两个能人,号称龙、凤,两者之中,只要得其一个,天下便能平定。但是龙、凤都是道号,不知其姓名叫什么。现在徐庶动问,分明他一定知道。
曹丞相要紧动问徐庶:“老夫久闻龙、凤二字,不止知龙、凤姓名,想必元直公定然明白。”
徐庶:“丞相听了。先做凤者,乃是襄阳人氏,山林名士庞德公之侄,姓庞名统,字士元。龙者,就是诸葛亮,其父叫诸葛珪,本是山东琅琊人氏,后来迁居襄阳西门外离城二十里,名谓卧龙岗,道号称卧龙,又称他伏龙。所以,诸葛亮便是龙也。”
诸葛亮就是当今一条龙,当然并不是真正的龙,意思是山林之中所有有才干的隐士,把孔明的本领用龙字来代替,说明诸葛亮胜过一切,非寻带之辈可比。
曹操想到刘备倒也有本领,怎么连这条龙都被他请了出来。为什么有本领的人都会去相助刘备,这倒也奇怪。
曹操想到徐庶并没有孔明的威望,尚切可杀我三万三千人马。何况诸葛亮是一条龙,肯定还要厉害。
但不知孔明善用哪几种兵法,料想徐庶对他完全熟悉。尽管孔明本领大,往往像武士一样,善打哪几路招数,摸清他的底细,今后与孔明交兵,可以有所提防。
在这点上,说明曹操不但不敢轻视孔明,相反站在防守的地位。因此,再一次动问徐庶:“元直公。“
徐庶:“丞相怎样?”
曹操:“那你可知道诸葛亮善用哪几路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