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在我之前印象和理解里就是那种在商场里可以说‘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不要,剩下的都给我包起来!’的人。举手投足间是钞票在挥洒啊~看完书我的思路有了一个升级,所谓的富,是指你的净资产,所有你花出去的钱都不是你的钱,包括所有你购买的变现能力超低的所有商品。一个真正的的富翁当然也懂得为将来投资,也就是如果你未来不工作,你的钱足够支撑你过舒适的生活几年?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你年老的时候能不能顺利退休,不再被迫为了赚钱而奔波。
富人积累财富除了外进项,也就是公司的收入外,还有一个明智的举措就是多入少出,例如低级财富积累者会买入一些所谓象征身份的一些东西,例如几万块的手表或者西服,以此来证明自己确实身价不菲。这其中涉及到虚荣心,思维局限,或者消费习惯的影响,但要注意的是,标签并不能使一个企业主富有,更高明的做法是将赚来的钱再去投入本金扩大规模创造更多的利益,或者用来投入养老金,年轻时一掷千金年老时晚景凄凉,个中滋味,我这里就不用赘述了。而多入少出落实到方方面面,例如真正的财富积累能手大部分不会选择高端住宅区,因为这个选择意味着你需要同时购买与你身份相配的东西,豪华轿车,豪华的服饰,室内装饰,并且拿车为例,每几年都会有新款,这就又提供了一个你更换的理由。如果仅从虚荣感出发的话,我觉得这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个行为。对于我们来说,除了正式场合的着装及其他需求,一切用来‘装点门面’的东西方面同样适用。而投资大脑,也是投入‘本金’的其中一种方式。
对于‘经济门诊病人’救助这个概念,再来看看,富一代的下一代必然生活优渥,但是大量的无偿给予钱财或者其他等值的东西(例如大大超出职位的薪资和福利)就是好的吗?这可能直接导致他们失去成长机会,也就是人常说的富不过三代。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潇洒的消费自然轻而易举的代替了艰难的奋斗,或者说她们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也就根本没有机会去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可以掌控一个企业一个公司。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一个人一下子获得大量的时间或者金钱的时候,他可能第一反应都是没有明确的要利用的规划。看看我们的假期就知道啦,好不容易放了一天假,本来计划好看一小时书或者做一小时运动之类的,因为时间富裕,你可能这里看看那里晃晃一天就过去了,正经事一件没做就到了要睡觉的时候了……
富翁的遗产分配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有睿智富翁选择雇佣律师来进行遗产分配,这大大降低了家庭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保证了遗产的正向作用。例如,律师可能在遗产接受者20岁,30岁,40岁分批发放遗产,等到确认遗产接受者真正成熟时,将剩下的遗产全部发放。可能有人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一部分可以略过,其实不然。首先接收一个事情的时候应该有自己的思考,不论是对下一代的教育还是对自己的成长。其次,专业的事需要配备专业的人来做,才是最高效的方法。要有一部分钱来投资未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险也是这个原理。最后,财务自由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真正要做的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