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飞语写104:环境与创作:在自然中记录思考

104.jpg

1
我身后是一片树林,今天想分享在不同环境中创作时是否需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
夏天,这片树林可能存在危险,主要是可能有蛇藏匿。不过我所站的位置相对安全,因为这里已经打扫整理过了。
小时候,我们经常在山中穿梭,尤其是七月,常能见到蛇在各处盘踞。那时年纪小,有时会害怕,其实也确实该害怕,本能地就会躲起来。
而年纪稍大的孩子,会说 “小的站中间”,意思是让年纪小的站在中间,自己则穿着长靴或运动鞋,把长裤穿得严严实实,走在队伍前后。
我们有时会去山里采集菌类或其他植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一大群人进山采砂,踩东西时,我被蛇吓了一大跳。
小时候遇到的蛇通常都是盘着的,只要不去招惹,它也不会主动攻击,避开就行。

2
接着说我们的视频录制项目。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记录下特定时间点对事物的看法或想法。
暑假以前,我从没想过它与成年后的生活有关系,但成为父亲后,我意识到成年后仍然与暑假紧密相关。
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孩子们的暑假体验会和现在在乡村的体验不同。
为了让他们更贴近土地,我希望他们能在乡村或环境适宜的地方多探索、多观察。
这样,他们就能亲身体验自然环境,比如此刻能看到的水稻田,还有蚂蚱、跳蚤等,明显感受到这就是乡村生活。
地瓜种在那里,可能还会种些茄子、辣椒等可采摘的蔬菜,让人深刻体会到日常生活与土地的紧密联系,也就是所谓的 “接地气”。
成年后仍能体验这样的暑假,会让孩子们的成长更贴近土地。
过去有段时间,我觉得暑假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有趣。但有了孩子后,发现暑假变得更好玩了,有时我们可以在江边水里玩上一整天。
这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与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有时会不同。
我曾精心规划过,但孩子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他们知道该怎么安排时间。

3
人生被划分为多个阶段。就暑假而言,它不算长,大约只占中间十几年的时间。
如果以 90 年寿命为参照,一个人的暑假时光加起来约有二三十年。
对某些人来说,18 岁之前,甚至大学毕业前都有暑假。
从三岁或六岁开始,到 18 岁,每年有一两个月的暑假,总计 12 年。
如果算上个人经历,从 3 岁到 23 岁共 20 年,就有大约 40 年的暑假周期。
按每年两个月暑假、寒假一个月计算,加起来 40 年差不多是 120 个月,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十年周期。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暑假对许多孩子意味着增长见识,但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更是长时间调整作息、欣赏风景或从事喜爱活动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不受中断地做喜欢的事。
比如,一个孩子喜欢游泳,他可以一连游一两个月,这样的假期相当漫长。
但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该如何安排这段时间呢?这其实相当于至少五年的完整时间。
从孩子三岁到 23 岁,虽然孩子长大后的暑假无需家长陪同,但从三岁到 13 岁,以每年两个月假期计算,大约是 20 个月,差不多一两年时间。
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能有完整的暑假陪伴孩子实属不易。但对孩子来说,暑假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
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可能会参加各种兴趣班,或补习数学等课本知识。
我家孩子还小,对此还没有深切体会。但我预计,未来几年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再次分享这段经历时,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甚至得出不同结论。
目前,我的体会是能抽出一两个月时间全身心陪伴孩子成长。因为这样的完整时间非常难得。
回想儿时,90 年代以前,家庭生活与现在不同,工作多在家中进行。
尽管白天可能去农田或山里,但晚上通常都会回家,家庭成员晚上往往能团聚。
然而,到了我们这一代,一年到头可能都难以聚齐。这反映出时间的变迁以及经济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变化。
能全家一起度过的时间变得极为珍贵,所以,若能有一段完整假期让全家人聚在一起,那将非常难得且珍贵。

4
制定个人规划时,我会设定为长远计划。这样,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目标能在长期内达成,不再纠结于是否必须当年或此刻完成。能完成最好,不能也没关系。
此外,我感觉 2025 年之后的生活节奏似乎会稍微放缓,不知大家是否也有同感。
这可能与年龄增长有关。过了 35 岁,身体机能可能不如之前,需要更依赖锻炼来保持精力。这时的经验、智慧不同以往。
有种观点认为,过了 35 岁,对新事物的学习速度会减缓。
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35 岁之前利用足够时间自学,35 岁之后转向向优秀的人学习。这包括寻找导师,深度参与社群或机构,以更经济的方式学习。
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段,学习新知识或赚钱的速度可能会超过自学。自学成本开始逐渐变高。
年轻时,阅读一本书可能只需两到三小时,经济成本不高。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们承担的角色更多,需要在不同知识结构体系和领域中快速获取信息。
尽管如此,长期积累仍然必要,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取得成果。年龄阶段不同,但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应当一致,甚至更重要。
我常说,阅读和写作是个人成长的基本路径,无论未来形式如何变化,保持适当的阅读和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我目前从事的视频节目或文章内容创作,有时还会提取出一些音频,这些都属于写作范畴。
与传统写作相比,我更希望这些创作能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过去是将内容转化为文字,现在则是视频形式,期望它们能持续更长时间。

5
记得最初学习写作时,曾希望保持三至五年的学习周期。
而现在,我期望自己能持续 30 年甚至50 年,我会这样要求自己,也会这样去做,长期周期会孕育出独特见解。
另一方面,我的整个写作体系,不论他人如何看待,我都会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对自己的交代。
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可能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是我刚刚十分钟的想法,我想记录从 36 岁到 40 岁这四年左右的时间,计划投入大约 1000 个小时,当然这个时间可能会多些或少些。
我会尽可能利用这 1000 个小时观察每天生活的变化,记录进步和想法,主要是进行探讨,同时也是一种记录。

剑飞语音写作核心观点与认知总结

  1. 环境适应与创作
    在不同环境中创作需考虑适应性,如夏季树林可能存在蛇的危险,需选择安全区域;作者通过视频录制项目记录特定时间点的想法,关注环境对自身及他人的影响。
  2. 暑假的意义与变化
    对孩子而言,乡村暑假能让他们贴近自然与土地,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与土地的联系;暑假是增长见识、调整作息、专注从事喜爱活动的机会,尤其对年幼孩子来说,可不受中断地做喜欢的事。
    对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很难有完整暑假陪伴孩子,而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能全身心陪伴的完整时间(如孩子 3 - 13 岁的假期)较为短暂且珍贵。
    个人对暑假的感受随人生阶段变化,有孩子后对暑假的看法改变,且预计未来感受会因孩子成长而不同。
  3. 家庭时光的变迁

90 年代前家庭生活中,家人晚上常团聚,而现在全家聚齐不易,反映出时代、经济环境的变化,全家一起度过的完整假期变得极为珍贵。

  1. 人生规划与学习
    制定长远个人规划,可让短期难以实现的目标在长期达成,不必纠结于即时完成。
    2025年后生活节奏可能放缓,或与年龄增长有关;35 岁后身体机能下降,需依赖锻炼保持精力,学习新事物速度可能减缓,故 35 岁前侧重自学,之后转向向优秀的人学习,以更经济的方式获取知识,但各年龄阶段都应重视学习,阅读和写作是个人成长的基本路径。
  2. 创作目标
    当前的视频、文章及音频创作都属于写作范畴,希望其比传统写作更具持久生命力;计划投入约 1000 小时记录 36 - 40 岁的生活变化、进步和想法,坚持做好自己的事,为自己交代,追求长期创作孕育独特见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