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科维茨。
他在金融学领域的地位非常重要。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第一次把投资放到了一个量化的框架里面,被称为金融学的“大爆炸理论”。
虽然大家都知道,投资有风险,但是风险怎么衡量,怎么计算?
没人知道。
但是马科维茨的理论,就是把这么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了可计算的变量。
他创造的分析框架,能帮人们计算出一个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资产组合。
这个组合里可以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外汇,等等。
这个理论可以说是创造了现代的投资分析行业。
因为在这之前,人们都感觉投资是一门艺术。
比如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他就很像是研究个股的“艺术大师”。
但是在马科维茨的理论一出来之后,人们知道了,投资不仅仅是分析单个资产的过程,更是一个寻找最佳组合的过程,它需要全局式的、大量的计算和分析,精心算出。
这也是后来,很多华尔街的精英夜以继日在干的事情。
马科维茨既然创造了这个理论,他自己的量化投资分析肯定做得很好吧?
他是不是给自己精心设计了一个多元化的资产组合?
有人还真就问过马科维茨:你自己是怎么做投资的?
结果,马科维茨耸耸肩,说:很简单,我就是一半买债券,一半买股票了。
为什么“资产组合之父”,却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这么简单的组合?
马科维茨解释说:我能想象到,如果股市一直跌,而我又把钱全投进去了,我得多闹心;
我也能想象到,如果股市一直涨,但是我没参与,我得多后悔。
所以我的投资原则就是,把自己未来的后悔降到最低。
有句话叫,不要看一个人是怎么说的,要看他是怎么做的。
马科维茨提出了一套绝对理性的分析框架,大批人在用;
但是,到他自己这里,他却把这套框架扔了,用了另外一套思路。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是一个对他来说用着舒服,合乎情理的选择。
那什么才算“合乎情理”的投资决策?
具体当然因人而异,在现实中,合乎情理的投资方案,一定是能让我们晚上睡得安稳的方案。
金融学者徐远,他在上学的时候,他的老师,宏观经济学家宋国青,告诉学生们:你们要记住,将来做投资,你的原则就是不要让你的仓位和策略,影响到你的睡眠。
巴菲特也说过类似的话,2008年他在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说:“就算到了必须要选择的境地,我也绝不会拿一晚上的安稳觉来换赚取更多收益的机会。”
这也是对他来说的“合乎情理”。
在投资决策中,合乎情理胜过绝对理性呢?
很简单,因为合乎情理,你才能坚持下来。
绝对理性,是从冷冰冰的计算出发;
但是合乎情理,是把人的因素也考虑了进来。
而想要坚持任何策略,都要靠活生生的人来执行,所以我们不能不考虑人的感受。
就像减肥,一直坚持健康饮食、每天运动,这很理性,你会减得更快,但同时,也很痛苦,容易半途而废;
所以,一些健身教练会建议说,在一周里面加一天休息日,或者“放纵日”,又或者,每天早饭的时候,可以额外吃一两口自己喜欢的零食。
这么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合乎情理,能帮你更好地坚持。
意识到这一点,其实对我们制定投资策略,也有启发。
你看,很多人会说,在投资领域,坚持长期主义很难;
遇到一些波动,就忍不住想撤出。
对于这类现象,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够喜欢自己的投资对象或者投资策略。
比如,你投资了一家企业,因为你觉得它前景不错,但是,你对它的业务领域,既不关心,也不感兴趣。
那么,如果投资以后,一切发展良好,你可能会感觉不错,但是一旦情况急转直下,那事情就变成了,你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上亏了钱。
那你就更容易转身离开,转投其他领域。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对投资对象很感兴趣,觉得这家企业的使命、产品、团队、技术都非常合你的口味。
那么,即使它暂时收益下滑,或者陷入低谷,但是因为你对它的信念和喜爱还在,你觉得自己至少是在用自己的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那你就更可能愿意多坚持一段时间。
还有,很多专业人士会建议说,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就定投一个大盘指数基金,投资收益也会好过自己去股市里折腾。
“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句话,如果单独拎出来看,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空洞,像是抽幸运签抽出来的鸡汤建议一样。
但是,如果,你把它当成一种策略来用,好让自己能在某一条路上走得更长,你就会发现,它的效果是非常神奇且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