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文字,《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已经有些许时日,而我的观看也过去半月不止。关于这部动画一直有写观后感的想法,一来一直略忙无暇细思,二来也在反复称量加深感受。
一场电影看下来,有笑料亦有泪点,个人情绪及感情变化也随着剧情的变化波动起伏,整体的观影感觉非常不错。在细节处理方面,也更为细致,包括另一部《白蛇 缘起》在画面上,制作上也逐渐细腻。
这是一部成功的动画,即使有转折突兀的地方,也能够被理解。毕竟在90分钟的时间内要丰满的表现人物特点、剧情发展、情绪变化、细节处理以及合理过度,并非90分足够。
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喊出的时刻,虽然感觉突兀,但依然不免瞬间燃炸。在血液上头般的燃中,却于内心深处蕴藏流泪的悸动。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他人的事迹无形中感动,却很少被自己感动,其无非是很多事自己想去做却没有做,而他人做到了。
在人物的设计上,与人物原型上有较大的变化。着墨较重的表现父爱的深沉,却也是剧情变化的引线,作为哪吒面对天罚、独自承担的转折。
太乙真人的形象变化可谓巨大,一改其传统的护短形象。网络上对于太乙真人的戏称是‘老天欠我一个如太乙般的师傅’,可见其护短的行为还是备受喜爱。关于能力,太乙真人也绝非泛泛之辈。动画中这一形象的颠覆虽然为动画剧情增加娱乐性,却很难看到太乙真人的影子。关系重大的事情出了差错却又为避免后续问题生有杀心。总算后续的剧情中对哪吒也是喜爱,在天劫中护下哪吒、敖丙,挽回一些为人师者的面子。
哪吒,关于哪吒的形象选取,剧组也是用心设计多种造型后选取,用心之处可见一斑。在演义中哪吒也同样是一个顽童,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杀人魔头,任命为大周的先锋官,是斩将数量最多的将领。但哪吒的也仅仅是顽劣却并非任性胡为,他的内心是有自己正义理解。敢作敢为亦有担当的勇气,没了削骨还父削肉换母的哪吒便不再是哪吒了。
人世间的牵挂正是如此,与生俱来,即便如哪吒这般决绝也无能拜托,视为情。
可笑如今社会的个别人,为了些许利益或是困苦,已忘记亲情。信息传递迅速的今时今日,时不时便有各类亲人间的互撕戏码上演各类剧情变化。但我相信那只是少数。
哪吒与敖丙之间的战斗,不是对错之间,也绝非黑白之列,而是背负不同的使命。这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并没有那么多绝对可言。从最初的龙珠与魔丸的两极绝对化,到哪吒与敖丙最终携手对抗天劫,背负的不同,抉择亦不同,凡事亦无绝对。
动画本身来讲是一部成功的动画,展现很多内容和内涵。在哭笑之间转换,在战斗的爆裂中流泪。但是不考虑人物的名字和标志性形象的情况下,能够发现这是在演义哪吒的故事还是需要一些推测和判断地。这个剧情是另一个属于魔丸的哪吒。
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与其说电影表现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张力,大不如说把人心的成见表现的淋漓尽致。
人心之间的成见,含而不发,自己对自己的成见,兀自不知。
居民对于哪吒的成见,居民对于龙族的成见,申公豹揣测世人于己的成见,成见含藏于心,隐而不发,引爆的那一刻,便是人心的爆炸。
小角色成为成见爆发的导火索。阿丑,电影里的小人物,第一次哪吒与居民的对话,在阿丑的‘你就是个妖怪’中,视为成见的具象化。而第二次在哪吒救了小女孩之后,一个渴望被认可的时候。历来的成见致使双方对峙,同样是是阿丑的一句‘你就是个妖怪’引发一场PK。不管无心或是有意,阿丑成为成见升级的导火索,或者这也正是导演为其取名阿丑的原因,哪怕他在哪吒‘死后’第一个跪下的人。
另外一个重点刻画的小角色,身强体壮的娘娘腔,虽然他并没有什么恶意的语言,但他每次把害怕的情绪夸张的表达,却也是一种成见的夸张的阐述。而是通过如是的表达来拓展剧情,或者本没有刻意的表达什么。
成见,本自有之,除却了放大镜,何必苛责。
被人放大的成见却是人心的劫难。
和并非是我心底的哪吒,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值得欣赏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