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使人才脱颖而出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根基,而发掘人才的途径有很多,有拔尖也有冒尖,材料提出有人认为国当今某些领域的管理人才,拔尖的多而冒尖的少,拔尖确实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出现机制的。

拔尖多而冒尖的少是和我国的社会背景有关联。谦逊委婉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和平辈们共同进退,不愿意让自己太过突出,即使自己更有能力可以胜任工作也不敢主动争取,担心别人会认为自己太过高傲。而拔尖能恰好打破这个局面,提拔有潜力的人才并委以重任,让有能力的人获得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再加上他自身的刻苦努力,能更快的从团队的脱颖而出成为尖子。

拔尖相比冒尖能更快发现人才。冒尖更多的是个人独立奋斗取得成就而得到社会公认,这个过程一般都要付出很多艰辛,要走很多弯路。而拔尖往往是有前辈或者有经验的人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能少走弯路,让有能力的尖子能更快的成长,变得出类拔萃。因此,拔尖比冒尖更高效。

拔尖固然更有效率,但过度的拔尖也可能适得其反。拔苗助长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如果对人才的提拔力度超出了他自身的成长能接受的强度,而人才在早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心理机制,这时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放弃原本可以最终通向成功的道路。此外,过度地在个人某方面的能力上强调拔尖培养,很可能会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导致人才可能在某一领域能出类拔萃,但是其综合能力却并不突出。

要如何规避拔尖方式选拔人才的弊端呢?首先应该对人才提拔作出因人而异的规划,充分考虑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特别是被提拔人的自身情况。其次,在根据人才优势能力进行提拔时,也应该兼顾其他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效的拔尖是更适合我国急需人才快速发展的人才选拔方式,而在提拔人才的过程中,应做好综合评估和规划,确保人才能脱颖而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