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黄昏开车路上,看到巨大的月亮,远处的山脉环绕在任何一个前进的大道上。这两天满月,经常会想到『明月松间照』这句古诗,原来月亮在黄昏的时候才是最好看的。
今夜看一起为爱鼓掌,最后一集真的哭惨我了。小时候看台剧不顾一切追求爱情,长大了看台剧,爱情依旧甜美、理想化,但是排在“找寻自我”之后的位置。如果爱是一种习得性技能,我想影视剧的人文作用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去爱。在这部剧里,我学到了很多。只是我还需要成长,成长到可以坦然接受分开的结局,而不是明知不可为却如此心痛。
今天一点也不想看书,很想放空,很想漂浮。正是在经历这些事情的过程里,我不断重新认识自己,我的人生底色与我长久存身世界不再格格不入,壁垒分明。
健康的身体和平静的内心是我一生的追求,作为普通人无力改变什么,唯有调整认知,去接受不确定性,理解环境变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面,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聊不爱聊的天。
身边许多人在年尾经历了艰难时刻。大家不再强笑着粉饰自己的脆弱困惑甚至无能,但说起人生的万般为难,却都默契地只讲了寥寥几句。
感受到幸福的两个瞬间:每次独自带陶陶的时候(其实只是一会儿)陶爸都会给我说辛苦了;看综艺赵露思说她小时候拍过艺术照,想到小时候我妈也带我拍过。
太绩优主义的思想应该是很吃别人表扬的,荣誉表扬就会极大的提升内心的安全感,真心懂生活爱生活的人太少,太多人以为拿到了跨越阶层的入场券,但还在用底层的思维生活。
太喜欢伊藤比吕美的《身后无遗物》。除了很多人的死,我喜欢“人生咨询”的两篇,别人给她做的,还有她给被人做的。关于我是谁,还有我认为人应该怎么过人生。还有终于理解了她的文字中那种铿锵的节律感,因为是诗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