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五 《《管道的故事》:为什么只有1%的人实现了财富自由?》

“按照***的观点,只有未预期到的收入才算利润,所有预期中的收入都

是资源从其所投入的生产中分得的租金。”

这段话揭示了很多投资理财行为的本质。

收租可以囊括几乎所有的投资行为,我们必须正视它。

收租是赚钱的一种,而且是最舒服的方式,基本上可以躺着赚钱了。

今天我们聊聊“睡后收入”

先讲个故事。

村子缺水,村长决定找人把附近河里的水运到村广场的蓄水池里,并为每桶水支付1块钱的报酬。于是A和B两个人决定接下这份工作。

A的做法是“勤劳致富”,靠提桶运水来赚钱,他认为,只要自己不听下来,就一直有钱赚,这么做虽然幸苦,可前期确实见效快,每天都能赚到不少钱。

B不是这么想的,虽然他眼睁睁地看着A热火朝天地赚钱,但一点儿也不羡慕。他觉得这样太幸苦了,也忍受不了每天重复一样的事情。这不是长久之计,他希望可以一劳永逸的赚到这笔钱;

一番思考后,他决定建造管道,把附近河流里的水通过管道引到村子里。

B是这么做的,他找了10个邻村的壮汉,隐瞒了运水的价格,并承诺他们每提一桶水,可以来B这里领7毛钱的报酬,而他自己可以赚3毛钱的差价。就这样,B的提桶小队,一个来回可以让B赚到3块钱,是A的三倍。更重要的是,B什么都不用干。

B开始独自修建管道。而A则是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地提桶,运水。几个月过去了,B的管道建好了,他辞退了请来的邻村壮汉。

而村长也辞退了A。因为村长再也不需要任何人来运水了,这条管道可以夜以继日,7x24小时不停地运水,他只需要像B支付费用就可以了,而且价格更便宜;

这是理财界的经典段子,提桶者A和管道者B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不辞辛苦未必会有好结果;

而B做对了两件事:第一,规模化,他把运力提高了十倍,而自己利用信息不对称,什么也不干就比A赚得多;

第二,延迟满足感,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财概念,类似地道理还有磨刀不误砍柴功;

见管道开始看不到任何回报,劳心劳力,但一旦建成,赚钱效应巨大;

对于所有人来说,管道就是你的生命线,管道才是创造真正的保障和获得财务自由的唯一途径。

李笑来对管道有个相当经典的描述—睡后收入。

它可以随时随地为你赚钱,所谓躺着就能把钱挣了,这才叫厉害。

与之对应的睡前收入—就是提桶者,你必须一刻不停地干活才能确保有收入来源,本质上是在用时间和劳动换钱。

我们应该追求管道收入,而不是更大的桶,因为再大的桶,只要停下来,照样没有收入;

从现在来看,管道有三种:

第一种,复利,即把资金利用最大化,不断的本息复投,利滚利,让资产保持钱生钱的状态;

第二种,时间。年轻人的普遍弱点就在于现金流不好,所以年轻时建立管道是件很困难的事儿。

但是,我们每个人,甭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每天早上醒来,都有一笔收入打到我们的账户里—1440分钟。

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空余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得到更多的回报是建立短期管道的关键。

例如学习一项技能、建造一个新管道,这样坚持几年后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从这1440分钟里拿出100分钟左右的时间去专注做件事,培养一种爱好,学习一项技能,想象一下几年后,一个新的收入管道也就建立起来了。

第三种,流量。不管是线上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流量;还是线下的人流量,都是流量的一种。

说了这么多,我就想说,睡觉之前,先努力给自己建立起睡后收入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