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书就好比串门。这一周去苏轼那坐坐,下一周去曾国藩那看看……一周去一家,一个月跑四趟。沉浸其中,像参加了一场历史盛宴。散席,有时竟不能彻底抽离,回味无穷。
历史书读多了,眼界变开阔,心胸变宽广,格局也慢慢被撑大了。无关紧要的人说得无足轻重的话,也不会再纠结,再生气,不会再情绪内耗,跳出那些暂时不可避免的鸡毛蒜皮,看到更广的天地。格局越大,人生的道路也就越宽广。
读历史书,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多个角度看自己。不再强求自己做个完美的好人,伪装会累,心酸和委屈接踵而来。做一个有态度、有格局的人。别一味地让“委屈”撑大格局。有时候单纯接纳委屈,一味地忍辱负重并不一定能撑大格局,反而让对方得寸进尺。有格局意味着我们能够想明白很多事,以智慧的方式处理。在婚姻,在职场都可以运用。
读历史书,逻辑思维、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也会逐渐增强。遇事不再毛燥,内心平静,理智附加在骨子里。从而慢慢提升人生规划,目标更高,努力更多,收获也会更多。
读历史书,开口能侃侃而谈,表达某个观点时能旁征博引。生活中总避不开一些自以为是的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指指点点。不过是“只管sha,不管埋”。那怎么办?要么引经据典,据理力争,弄它个落花流水。要么放平心态笑看它如跳梁小丑,上蹿下跳。
有人说,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让你的本事配得上你的情怀。这时候,你既可以脚踏实地,又可以仰望星空,从容不迫的与岁月相处。
坚持读书,只有长久的坚持,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用撑大的格局来对抗这个世界。
见文字,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