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出手机给妈妈发一句:“妈,节日快乐。”
说来有些愧疚,长大之后,我说这句话的次数还并没有多少。
我家是节日意识很单薄的家庭,自从过了班里有人生日要请全班吃蛋糕的年纪,我有时连自己的生日都需要周围人提醒,更别说这些那些七七八八的节日了。
妈妈已经六十五了,但到现在为止,我才陪了她二十年。
01
在我幼时的记忆中,父母其实并没有占多大成分,甚至我能说的上来的那两三件事,也只是因为看过相册里的照片。
因为爸妈工作的关系,我在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姑父姑妈之间被传来传去,童年被分割成一块一块。
我记得那时我只愿意和外婆睡,妈妈就总是把我抱到他们房间里看电视,想用动画片来吸引我。
可无论看到多晚,等到电灯一关,我就会又哭又闹,怎么也不肯和他们待在一起。
我不知道那时候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才不愿意,但我想,应该不是单纯的陌生。小孩子心思少,可不代表没有。
"你和你爸妈是不是没那么亲?"我闺蜜在去过我家之后曾经这么问我。我当时习惯性打个哈哈就过去了,事后却自己也想了好久。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们爱我,即使在最中二,最叛逆的年纪也是如此。并且我始终心怀感激,自己能衣食无忧,什么都不想地过日子,都是他们给的。
可我从来不能坦然地向他们显露心意。
可能是童年时听见的一些话留下了影响吧,人们总说童言无忌,但其实有时大人对小孩开玩笑也会不知轻重。因为我总是东家带完西家带,他们总乐此不疲地形容我为"捡来的孩子"“没人要”或是干脆威胁我“明天就要被丢掉了”,说的次数多了,连我自己都快相信了。
我把这些心思写在本子上发泄心情,本子放在桌上忘记收起来,被妈妈看见了。
那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看见妈妈哭。她甚至手足无措地向外公外婆寻求帮助,怎么才能让我相信自己是和她血肉相连的。
那天我听她讲了好多故事,讲她怀着我的时候,因为二胎不能让别人发现就绑着肚子,在生产队员查人的时候躲在玉米地里;讲我生下来的时候营养不良,小的能被爸爸捧在手上;讲我喝牛奶嘴很刁,尝出来牌子不对就满屋子乱甩......
那以后我暗暗地想,我再也不会惹妈妈哭了。
02
妈妈她似乎从来不爱管我,别人家的小孩总是被规定几点要回家,不能吃零食,不能住别人家......相比之下,我自由了不止一点点。也正因此,我常常是被羡慕的。
但在那个极度自我怀疑、心思敏感的年纪,我曾把这看作是自己完全不被关注的证明。
相比别的家庭,我们家的年龄差也许真的太大了,导致理解方式、表达方式都相差甚远,再加上继承了妈妈不显露心思的性格,很多时候即使心里有事,我宁可选择不说。
于是一个不说,一个不问,在我长大的过程中,这一点给我们之间带来了不少的摩擦。
现在随着逐渐长大,也许是思维方式和妈妈越来越相似了,再回想起那时不被理解的气愤、觉得自己被误解的委屈,都成了让自己哭笑不得的回忆。
有次还和妈妈就此调侃了几句,妈妈说:“我和你爸也知道,我们懂不了你们年轻人的心思啦,我们能做好的,就是让你吃饱穿暖,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一辈子,我们就希望你开心,就够了。”
每每想起这句话,总还觉得心里暖暖的,不自觉就充满了继续前进的力量。
毕竟,不管前方是什么,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明白,只要自己一回头,就有人在那里等着,随时能张开双臂拥抱我。
03
算算日子,我很快就要正式步入社会、独自生活。
我一点也不觉得怕,因为他们早已教会了我我该懂的,教会了我怎么做人、做事,教会我怎么坚强、怎么成长。我只是,觉得不舍。
二十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这两年我妈总说,你长得真快呀,感觉昨天还是个小孩儿呢,妈老啦。我的反应总是很大,因为我听不得那个“老”字。
但我怎么可能看不见妈妈这些年来的变化,她越来越容易疲惫,白发越来越多。
去年八月,妈妈突然头晕,倒在沙发上动都不能动,躺了很久脸开始发烫发热,还说两根手指开始发麻。
我只能是站在那里,一遍一遍说好点了没,叫救护车吧…...我是真的慌了,外婆当初死于脑梗塞,躺在病床上的样子和眼前的场景重叠着。
后来陪妈妈从这个科室到那个科室,一张张检查单明晃晃摆在眼前,我的心越来越沉,又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有多害怕。
住院的那几个晚上,我一边哭一边祈求神灵的慈悲,求求神灵保佑她。幸好,从那之后,妈妈在我的督促下认真地调养着身体,到现在已经好了很多。
我珍惜着每一次回家的机会,拉着妈妈逛街、话家常,像是回到了小时候那样,丁点大的事都要告诉她,菜场买个菜都要跟着去。妈妈嘴上嫌我啰嗦,说我越活越小了,脸上却分明笑得很开心。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站在妈妈的面前,亲口和她说节日快乐,告诉她,在我心目中她是最棒的妈妈。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不知道还能找到多少时间去陪她。
写着写着,手机突然震了一下,妈妈发了个不知从哪弄来的比心表情包,说谢谢女儿。
我突然想说,妈,我又想你了。
还有,妈,我还想陪你好多个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