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发现,转了一夜的小风扇抓住了一只苍蝇,此处应用惊叹号❗而且,苍蝇的尸首居然没有被四分五裂,怪自己眼尖(外加道德感薄弱),一下子被这只害虫的薄翼吸引住了——平时我们看见这对翅膀会惊呼——绿豆蝇!因感更加恶心。
此时,这只面目可憎的绿豆蝇已然丧命。也许,因着人类的同情心吧,面对的是尸体,厌恶的态度就降低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心——近距离观察一只苍蝇可不是天天都能有的事。尽管恶心,但是,在道德感还没有训练的那么根深蒂固的孩童时代,也许,学校里也会安排类似的实验课内容吧。
解释这么多,我不外是担心,被颇具道德感的诸位看官评价为变态——把一只死苍蝇摆好姿势,360度无死角拍摄——主要就是摄取那对翅膀。昨天,它拍着这对翅膀烦了我一整天,还有前天,害得我巴巴的买了一个超极电蚊拍准备收拾它。即便不被我的小风扇吞噬,它也命不久矣。残害生命的意图也令我看着镜头,多少怀着些许内疚之感。
在这样的心态下浮想联翩,当然,一边也在担心着自己这么做会影响起床喝姜米茶的惬意——机会难得,姜米茶就先放一放吧。
其实,苍蝇也很无辜。它们不过是刚好处在了生物链的那样一个位置——负责藏污纳垢,每时每刻追捧腐烂变质以及对于人类来说最污秽的那些东西,当然,对于它们来说也需有特定的养分,以便在其中产下后代。后代以这些恶心的东西为食,成长蜕变出双翅,继续上一辈的生存之路。这就是苍蝇的活法——非常令"人"反胃的——活法。但是,作为生物的一种,切换到苍蝇自己的视角,这些就都是非常正常的生存方式。
偏偏,人类社会有道德评价这个东西,因会引起我们身体的不适,苍蝇自古令人生厌,避之不及——当然,这是人类的"活法"。可是,我们可以坦然的大肆灭蝇,看着今天镜头里这对甚至可以说漂亮的薄翼,不知怎么,感觉一直以来,人类对苍蝇苛责的态度就有点言过其实了。
其实,不止是蟑鼠蚊蝇,人类会以同样的心态评价很多东西——不合时宜的言行,不合标准的态度等等。文明人宽容些,采用幽默风趣的口吻;似鲁迅先生犀利些,也不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市井小民如我,往往就会全无风度的破口大骂了。
或者,彼此被评价中的人类,往往还不如这只苍蝇惬意——而是终日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日三省乎身,不外争取众人嘴下留情矣矣——走自己的路,随他们说去吧的苍蝇心态,几人能够效仿呢——毕竟人无完人。否则,就默默修炼,最后修成个济公模样,普度众生,那自然也是极好的。
很大成分上,或许为着这些,人们才会说——人活着就是受罪,哭着来,笑着走。
其实,这些评价真的都是言之凿凿吗?就像我们评价苍蝇,是不是带着些微自私的心态——它令我们看见自己的污垢,令我们不自在了,所以,我们要发明道德评价这个武器,不外是为了把不适反弹,把自己撇清而已。
当然,类似皇帝的新衣里稚嫩孩童的直言不讳,那是另一回事了。《悲惨世界》里说,道德标准有很多层次,有上层的,有底层的。越是表层的,越多的鱼目混珠,人嘴两张皮,谁让人类的基因如此强大,占领了地球,光凭数量就所向披靡了呢。
可能孔子日三省乎身真的是圣人的修行,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如此——不是担心被评价,而是自自在在的行事。看见苍蝇要打,但是,也要理解它们生来如此。因我们霸占着地球,为自己活的舒适,它们才会丧命。为此而心存自责,而不是对苍蝇过度厌恶,也许,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