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读书的吗?

你会读书吗?我相信读书的好处,大家从小领会。但是这么一件读书人都该有的本领,我这两周才算真正学会。

不要让碎片化时间害了你


“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鲁迅先生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把别人聊天的时间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和学习上。“……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让我从小对”业余时间“奉为法宝,但是,也就这样我错了10来年。我以为能够在等车排队的空闲看几页书,我就能比别人进益很多,其实不然,这种自我满足的很刻苦的样子,却收获颇少。

书虽然是一页页翻完了,但真正能给自己带来改变的东西并未获得多少。原因在于,“业余时间”并不等于”碎片化时间“。许多成功学的书籍推荐的好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的方法确实没错,但碎片化的时间只能做碎片化的事情,读书这样系统化的思考任务,是碎片化时间根本无法达到效果的。25分钟应该是最小的时间单位,自认为1个小时以上,读书的效果最佳,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脑袋才真正热起来,才会深入去想一些问题,以及有能力调动之前的所看所想所悟。

我想大多数人想要从阅读中获得的好处并非仅仅消遣(当然小说除外),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应该是最大的目标之一。没有深度思考的阅读是永远不可能使你变得睿智的,而没有一定时间保证的阅读是很难从“看文字”到“联想所有”的深度思考的。跑步需要跑到一定时间以及一定强度才能减脂,运动前要有一定的热身运动才能不至于受伤。这些都是人体基本的原理和规则,所有活动都无法迅速地进入状态,大脑当然也是。

所以,不要再拿碎片化时间地阅读来欺骗自己了,在那几分钟内,你估计都还没想起之前书上讲的什么,马上你就把它搁置了,然后如此恶性循环,一本书下来,你只了解个皮毛,你根本没机会去想我能学到什么,我能如何因此提高或者改变自己。

也不要想着你是在做着大家呼吁的能够深度思考的传统纸媒阅读,其实你花碎片化的时间阅读纸质书籍和阅读微信推文并无大异。因为都没有时间去提取问题深度思考。

私密的二人世界


碎片化时间不仅仅是时间短的弊端,另外就是你要不停地分散注意力。声像材料的出现其实让很多人无形中降低了对文字的耐受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着看着书就拿起了手机,刷起了各种社交平台,声像的刺激远大于文字,因为那是放松的,不用调取脑袋里的任何。在对文字耐受度如此低的情况下,还要不停地观察公交什么时候来,朋友怎么还没来,你叫大脑如何深入思考。

读书是一件很私密的你和作者独处的事情,你们二人世界之外的任何都会影响你们的交流。因此想要获得好的独处空间,就不得不借助一些“管理工具”,比如说番茄工作法,以及手机的飞行模式等等。

唯有独处,方能感受。


碎片化时间其实确实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思考一个你曾经记录下来的问题,因为这是曾经已经进入了思考的步骤了的,只是还没完成,你不再需要通过阅读来找问题。两者本质的区别是,一个已经提取出来了,一个还需要技术提炼。

再也不要做那个低效率勤奋的人了,可以试着从改变阅读习惯开始。

以上观点乃是最近所感,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思想会有所进步,再看此文或有异议,也希望大家就此话题与我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40评论 9 209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10,834评论 3 13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216评论 25 709
  • 2017年的初春,我跟四月姑娘去了重庆,看山看水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理想之后,TreeA正式启动了。 起初,...
    密斯小四月阅读 2,394评论 0 0
  • 在NLP任务中,我们将自然语言交给机器学习算法来处理,但机器无法直接理解人类的语言,因此首先的任务就是将语言数学化...
    文哥的学习日记阅读 5,48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