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以“如果你提前了解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这个问题贯彻始终,引人深思。以四个不同时代下的清华人所面对的选择告诉我们答案。
吴岭澜遭遇严重偏科,语文英语名列前茅,而物理则倒数,不久,梅贻琦校长找他谈话,并建议他转文科,然而吴岭澜心想尖子生都是理科出身,不愿意转文科。梅贻琦便告诉他,什么是真实? 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但他仍旧迷茫于人生的价值,直到他看到泰戈尔的演讲,感到站在他身边一群人的自信与笃定。当他发现像泰戈尔这样的文豪也会像自己一样去探索生命的价值,于是接受自己的真实。多年以后,他成为清华的教授,开始传道授业解惑。
在西南联校建设期间,吴岭澜解读泰戈尔的诗,教育了沈光耀和其他学生不要放弃对生命探索,这样的启发对沈光耀未来的人生选择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做个孝子享受正常人的快乐还是当个飞行员,保家卫国。当他看到跟着他一起玩的小孩子死在敌机下,便知道有国才有家,一个人的幸福在战乱下并不是幸福。真正让他违背母亲的话做出心目中的选择还是飞行教官的那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自己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飞行员的训练非常艰苦,沈光耀常常将自己的伙食省下来,用飞机投食物给偏远地方饥饿的孩子。他的行为感动了同伴,这群孩子也活了下来。在鄂西战役中,飞机中弹,他放弃跳伞的机会,与敌机一战到底,当他看到队友跳伞后仍被敌人杀害,便决意放弃生,要与敌人的军舰同归于尽。他那短暂又绚烂的人生不禁令人动容。
陈鹏是个孤儿,靠着沈光耀投下的食物活了下来,成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最杰出学生,在校领导的举荐下去了北京第九研究所工作,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和科研。戈壁荒漠的艰辛,功成身退之后又受辐射影响,头发一把一把的掉。当他的爱人王敏佳一人顶下所有罪名,被舆论攻击被人伤害至脸残时,是他伸出手来护住她,给她安定的环境和重新开始的勇气。同时他也救赎了将王敏佳伤害的李想,告诉他:“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以后的人好吧。”
李想为了自己的支边名额,不敢与王敏佳一同承担,最后剩下的不安和愧疚终将在生命最后得到解脱。在一次任务中,他与张果果的父母在雪夜中迷路,将所有食物留给他们,独自去寻找救援,在告诉救援队张家夫妇具体的位置信息后,留下“逝者如斯,生者如斯”之后便牺牲了。
张果果,也是清华大学毕业,在外企身居高位,遇到上司的陷害,对手的打压,下属的不信任的人生低谷中,开始学会向恶意说不,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贫困的四胞胎家庭,张果果多次帮助,医药费,住宿费,甚至帮忙找人给四个孩子取名。随着数不清的帮助,朋友担心被他被人赖上,然而他依旧听从自己,帮助这家人度过难关,最后这家人十分感激,送来四胞胎的胎毛笔。虽然并不是所有结局都会是美好的,但至少我们应该相信美好。
正如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那样,不论外界是怎样的想法,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内心,我们的真实是怎样的,我们的世界就是怎样的,这样的我们,才在未来不迷茫,不愧疚。面对困难时也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