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探春是无情的,忘记了亲娘,反而认了旁人做母亲。
一、赵姨娘的为人,不足以让人称道
赵姨娘绝对不是什么好人,或者说,她与王夫人恰好便是粗俗和优雅的象征。
粗俗并非不好,只是在为人待物方面,有自己的弊端。
单单从爱情的角度来看,赵姨娘是成功的。她长得漂亮,行为举止虽然粗俗不堪,但只要入了贾政的眼,便是好的。
贾府上下都看不上赵姨娘,唯有贾政还宠着她,几次留宿。
她是粗俗的,行为举止都算不得优雅,但在她身边,贾政可以从世俗礼教中解放出来,可以肆无忌惮的和她玩闹骂人,但这样的情况,绝对不可能发生在他与王夫人的身上。
王夫人是贵族,她的一生都被限定在了世俗礼制之中。细读红楼梦都会知道,贾政内心的叛逆不会比贾宝玉要少,只是他选择了将之隐藏,因而才特别憎恶宝玉。
但爱情的成功,不代表人生的成功。
赵姨娘将贾环养得不分轻重,将探春逼离自己的身边,站在屋外指桑骂槐。她能够做出这些事情,是因为她内心有苦楚,有痛苦而无法解决,只能将事情越闹越糟。
马道婆事件里,赵姨娘几乎扮演着杀人犯的角色。而赵国基的事情里,探春的处理合情合理,就算作为母亲的她很气氛,但也犯不着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女儿失了面子。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母亲,她本身便当得不称职。
二、嫡庶尊卑,并非无情无义
探春是庶出,这个身份将一直跟随她。
她本就好强,因为身份所以分外敏感,生怕旁人说出自己的不是来。
赵姨娘不会懂得她的苦楚,在她眼中,探春是高飞的鸟儿,只知道和敌人亲厚,不懂得扶持自己。可她并不知道,探春自己都自身难保呢,哪里还分得出心思来扶持生母,更何况,这个生母甚至还没有养过她。
嫡庶尊卑,是当时社会的制度,如吃饭喝水一般正常。
所以对待赵国基,探春并没有丝毫的错处,可被自己的生母指着鼻子骂,若她真的无情无义,绝对不会痛哭流涕,只会搬出自己主子的身份来好生处置。
相信我,只要探春想,她绝对有手段去对付自己的生母。但是,她不想。
探春的有情有义,不仅仅体现在她的敏感自卑和对待生母的痛楚之上,更多的,是一种为了家族的大气。
抄检大观园,唯有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哭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她苦于自己女儿身,不能一展抱负,但也为家族的濒危而失望和担忧。
三、公私分明,性格刚烈
探春的手段,绝对不输男儿。
她起诗社,主改革,公私分明,本事连王熙凤都夸赞。
抄检大观园时,她说的话是对王夫人自相残杀行为的直接抨击,这是晴雯以后第一个敢正面反抗王夫人的人。
晴雯能够让许多人喜欢,很大程度便是她直面人心肮脏一面的勇气。这种勇气,是很多人不具备的,而在这一刻,探春的形象似乎骤然高大了起来。
这件事的最后结局,是王夫人扇了王善保家一巴掌。为什么要有这一巴掌,自然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也为自己找一个替罪羊。
当然,促使王夫人做这件事的,并非是自我的反省和自责,而是贾母的态度。
能在贾母处吃饭的,素来只有黛玉宝玉,但在抄检大观园以后,贾母却派人将探春叫在一起吃饭。
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次事情贾母是非常反对的,只是木已成舟,她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将探春叫了过来,一来为了安抚,二来,则是暗暗的警告。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