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旋律-从歌曲《苏州河》说起
电影《八佰》的片尾曲《苏州河》,由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共同演唱。改编自爱尔兰民间小调-伦敦德里小调的这首歌诠释了战场中的底层士兵对家国平安的渴望。
歌词:
NaYing:
硝烟将尽 ,尘未远余音萦绕
隔岸相顾, 盼愿再无喧嚣
暮色将至 ,轻吟唱心爱歌谣
待到破晓, 奔赴家乡怀抱
化作古风 ,背负青山人未老
挚友已故, 精气终究未倒
故土燃烧, 守卫者涌向风暴
无憾与你相遥 ,幸而留下微笑
Andrea:
I lie awake
Beside the rolling water
Long for the day
When peace will come for all
I still recall
……
伦敦德里(Londonderry)是北爱尔兰的一个小城。伦敦德里小调(Londonderry Air)从还只有音乐而无唱词开始,据闻就已经流传有四百年了。据传是由一名爱尔兰籍竖琴师Rory Dall O’Cohan于十七世纪所谱写,以哀怀故土的失去。如今爱尔兰人甚至视之为“第二国歌”。
1913年,一名英国律师Frederick Edward Weatherly在该曲调上填上了《丹尼少年》(《Danny boy》)写一位父亲告别即将从军的儿子的述说。此版本流传甚广。
歌词如下:
哦,Danny boy
当风笛传唤,幽谷成排
当夏日已尽,玫瑰难怀
你天涯人影,而我在此长埋
当草原尽夏,当雪地成白
任晴空万里,任四处阴霾
哦,Danny boy
我如此爱你,等你徘徊
说你爱我,你将前来
纵逝者如斯,死者卒在
且皇天后土,在黄坟冢上
请把我找到
找到,寻找遗态
即令你足音轻轻在我上面
整个我孤坟感应,甜蜜温暖
你俯身向前,述说情爱
我将死于安乐, 直到与你同在。
——李敖译
最早传入我国的同样旋律的《苹果花》版当初很流行
哦、但愿我是娇柔的苹果花,
从弯曲的树枝上面落下,
飘落在你那温柔的胸怀,
把它当作我的家。
哦、但愿我是光亮的苹果,
在树上等你将我摘下,
树荫下阳光在你的身上描画,
也照亮你的金色头发。
……
如今世界上以伦敦德里小调旋律的各种填词及器乐改编演奏版本很多,都非常深沉感动,大家有兴趣可在音乐app上搜《Londonderry Air》或《Danny boy》收听。
2021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