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上海的第一印象源自于动画片《三毛流浪记》。这部动画片是由当代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作品《三毛》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流浪儿三毛在上海的艰辛生活与遭遇。通过这部动画中人物与场景的变化,我对旧上海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印象一直保留至今。
当我坐上驶向上海的高铁时,脑海里不停地想象着上海的样子,而我真正站在上海站的高铁站出口时,等待我的却是错综复杂的地铁入口以及五颜六色的路线图。我不禁感叹道:“我到底来到了什么样的一个地方啊!这么多条线,看的眼睛都疼”。
幸好,我通过“高德”顺利找到了去宾馆的路。在那里稍作休整,便正式开始了我的“上海之行”。
第一站:徐汇日月光中心
这是上海比较大的商场之一,多数来此的客人是用餐和买服饰的。我也混在用餐的那一队人中。
中午正餐吃的是“巡湘记”。我比较喜欢吃蛤蜊,所以就随手点了一份。刚吃一口,这菜就让我体验了一把辣的新高度,真的比生吞芥末还刺激,辣到想哭。
一顿饭饱之后,免不了的就是逛商场啦!
这是一家艺术体验馆,每一位对绘画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进去一试。
艺术馆的对面就是上海新华书店。对于时间充裕的人来说,这不失为一个打发下午时光的好去处。对于那些读者而言,这个地方有免费WiFi、各类书籍,是个舒适的地方。
古有蒲松龄撰著的怪异小说《聊斋志异》,现有杉泽等人绘制的山野精怪集。我最近比较喜欢中国风的绘本,已经入手的有《山海经》、《观山海》、《寻花》……而这两本也即将入手。书中清傲动人的仙神,云霭缥缈的意境;狐媚妖冶的精怪,嗜血诡异的恶兽,无不让人大饱眼福,实实在在地满足了一把仙侠瘾。
第二站:田子坊
位于上海市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在1998年的时候还是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的模样。自从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大面积铺砖盖瓦,更是将平常、拥挤的田子坊弄堂添上了苏荷SOHO的色彩。这里的玩意儿多多、吃喝多多,虽然商业化气息浓重,但交错的巷口,还是别有一番味道。
第三站:上海博物馆
每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应该是每一位游人必看的一个景点。在这里我们能直观地了解每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在这座历史文物馆里,我们欣赏了上海地区从古至今出土的雕塑、篆刻、绘画、青铜器具、明清家具、少数民族服饰。它们的陈列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更加反映出上海的文化艺术气息之浓厚。此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近代“海派”赵之谦、虚谷等大师的绘画之作。(而让我比较惊喜的是,在青铜馆里,我看到了“国家宝藏”中收录的“大克鼎”。)
第四站:外滩
为什么去过上海的人都大力推荐“外滩”这个景点呢!可能是因为外滩观景台可以提供游客欣赏东方明珠的最佳视角。而除了著名的东方明珠外,白渡桥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景点哦!毕竟琼瑶奶奶的《情深深》就在这里取景的。
第五站:人民公园附近的老街
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重要的海上经商贸易港口,更是中国向外界开放的入口之一。然而在这座经济、科技发达的不夜城里,也有着一片安静、平凡的街角。
此次的上海之行让我感受到,上海像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商人。城隍庙的中式楼阁,人民公园的欧式洋房,老街的安静平凡,琳琅满目的国内外商品、阡陌交通、海上优势,都彰显出他的内涵与不可估量的未来。
关于上海,其实还有很多说不完的故事。比如有“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之称的土山湾画馆、上海美术专业学校等等,都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
希望:下次之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