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文章只就事论事,谈谈我在不同地方的消费购物经历中遇到的种种差异,不涉及任何“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妄自菲薄与过度不切合实际的崇洋媚外,重点在于开拓我们的思维。如果不小心撩拨起了某些人的心弦,还请担待。我们摆事实,但不讲道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自然会总结出各自的观点。而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大家一看就懂,这才是我认为这个分享的价值所在。图片部分来自网络,部分自己照的。
在日本东京待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上了学,工了作。在这期间,遇到了很多与以前生活阅历中很不一样的东西,尤其是在购物吃饭等和服务业的接触过程中,经常会为一些小的细节触动。总结一下就是,这里的很多消费服务,已经超出了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考虑预期,而上升到偶尔让人惊艳的程度,尤其是在细节上的简单而精致。而在和身边朋友的交谈中,发现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感觉,于是我至少可以证明不是我自己太“拘小节”。
(1)
比如在服装鞋帽店铺闲逛或者消费,一进来,营业员会向你打招呼,但不会盯着你看,当有超过两个营业员盯着我说“欢迎光临”的时候,我是很有压力的,立刻变得很局促。如果有别人在看自己,我们的余光是完全可以感知到的,即使盯你得人自以为你没察觉。
之后你在浏览各种商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刻意的一直跟着你,好像生怕你偷人家东西。想必这种经历大家都有过吧,本来就是随便看看,如果发现好看的衣服,可以试试,结果被营业员一直跟着,看的心情都没了。
挑选商品过程的自由自在,是比想象中要难得的多的用户体验。
(2)
曾经听朋友讲述,在这边的试衣间大家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是一个布袋子,不知道干嘛用的。后来有人说道,那其实是头套。
头套基本存在于女性试衣间,是为了防止换衣服的时候碰到脸上的粉和嘴上的口红,一来客人的妆不会花,二来保证衣服也不会被弄脏。还有非常俏皮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试衣间,底部都不是直接接触地面的,而是有一个台阶,上面铺有薄的地毯,没有台阶也会直接放地毯,顾客进去之前是需要脱鞋的。这样一方面换裤子裙子比较方便,第二新衣服也不会被鞋底弄脏,并且顾客还可以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东西放在地上(试衣间内也有挂钩或者小台子,但能挂放的东西有限)。
(3)
在吃饭聚会方面,我最大的感触是四个字:明码标价。有多明码标价呢,就是在你进去之前能知道有啥东西,都什么价格。就像这样:
或者像这样:
我刚到东京的第二天晚上,房间也整理完毕,和朋友出来找东西吃,看到一家日本拉面店,就朝那里走去。店门口,我看到了一个架子,上面摆放着一张菜单,就和店里面给客人看的是一样的,可以看到所有种类的拉面、煎饺、炒饭(一般拉面店,这三样是标配)各自的价格。而且在店子的玻璃窗户上也可以看到部分拉面的价格。
在日本,餐馆门口几乎都有菜单,甚至还没进去,你已经可以知道这家餐馆都有什么菜品,分别是多少钱,明码标价,不宰客。旅游景区的餐馆和都市里的没有什么不同。几乎每家餐馆都有儿童专用座椅,还有儿童专用套餐。菜品可爱,分量较少,不浪费。
此外,大部分餐馆,哪怕是规模很小没有分店的,都会有自己的网站,用来介绍餐馆的特点、菜品价格、营业时间、地理位置、促销活动,还能预定座位。也就是说,进店之前,你是一定有方法知道他都卖些什么,价位是多少。
(4)
如果是在商店,买到那些付款后无法退货的商品,售货员一定会在你付款之前给出提醒,告诫你这个商品一旦成交,不能退货。如果没有提前给出提示,而随后发现质量问题,东西有瑕疵,只要留着小票,哪怕是促销的商品,基本都能退货换货成功。
有一个基本上全日本都会有的习惯,那就是使用零钱托盘。一般是皮质的或者是塑料的,它长这个样子:
或者是这个样子:
一方面,零钱托盘非常实用,让顾客有地方放置自己的纸币和零钱(日本硬币的使用非常广泛,纸币的最低额只有1000,大约相当于人民币60,再小的就只有硬币了)。零钱硬币比较多的时候,如果放在光滑的收银台面上,很容易滚来滚去,偶尔还会掉地上,托盘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托盘的材质让收银员很容易从托盘中捡起硬币,找的零钱也利用托盘递回给顾客,非常方便。
另一方面,零钱托盘体现的是其文化理念中“顾客至上”的一种服务精神。这个小托盘已经远远不止是一个工具,它已经是整个日本社会线下交易时的一种符号****,一项成交过程的礼仪。整个过程从店员拿出托盘的一刻起到交易结束基本是由大家的习惯性动作来完成的。当商家需要顾客付钱的时候,可以很自然的拿出这个东西放到台面上,从而不必要说一些不恰当的会引起顾客不适的语言(比如“该付钱了”或者“付钱吧”等。此处因人而异,神经相对大条的也许会觉得矫情,但请理解不同的人),而顾客也心领神会,知道是要掏钱了。另外,把钱或者信用卡放到托盘的时候,避免双方的手因递钱而接触的尴尬(2333)。
(5)
在日本,自行车的使用率很高。大多数自行车停车场,或者自行车店打气都是免费的。还有比如一到下雨天基本上所有的便利店和餐馆会摆出来放雨伞的架子,超市与商场则是套雨伞的塑料袋设施。很多都是平时在我们看来特别不起眼的地方,但却能让你感到非常便利,这样的服务真的很走心。
我们会高估做简单的事儿造成的影响,但也会低估把简单事情做到极致带来的变化。
其实,国内正在经历着从屌丝经济到理性消费的过渡阶段,大家不再一味的追求价格的低廉,而是在价格接受的范围内,考虑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或者称作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消费升级。比如以前,我们吃水果,就是只要是水果就行,不管他什么产地品种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人们想吃优质的水果,什么美国车厘子、澳洲大芒果、新西兰猕猴桃、越南火龙果。大家都想吃好的,用好的,品质升级的,品类更细分的,当然,还有整个购买流程的服务体验。
上面的一系列栗子相信已经给出结论和启发了,而商机就潜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带来蝴蝶效应的细节当中。找找差距,我们距离精益求精的路还很长,我们能做的改变还有很多。
其实这里的消费者已经被惯坏了。在日本,无论你到商场便利店,还是去餐馆酒吧,基本上只要是服务行业的场所,都会听无数遍敬语,比如欢迎光临(いらっしゃいませ),顾客(お客様)等等。听久了,听麻木了,也就听习惯了,认为理所当然了。有一次,我结账,店员问我一个问题,没有用敬语问,我走之后心里还耿耿了好一会:“你妹的,这人竟然跟我说话没用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