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中说到:大约1万2千年前,人类进入“农业革命”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从打猎采集进入了农耕畜牧,全世界的人类开始种起了植物,养起了动物,自此,动植物被人类“驯养”的时代正式开启。
因为不用再四处游牧,人们的住所开始固定,人口剧增,靠天吃饭的时代显然无法支持人类生命延续的需求,驯养动物无疑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不听话的动物都被杀掉,只有那些温顺的动物才能被一代代得以遗传,在人类统治的世界里,动物们必须按照人类的生存法则生活,但这样还不够,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丰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驯服更多野生动物,供自己赏乐。
人类号称是动物的朋友。表面上看,人们给予了被囚禁起来的野生动物更好的生活环境,条件好的动物园会给野生动物更大、更宽松的场地,并用活鸡、活兔等活物去喂养它,还找来异性与它配对,它们的生活看上去无忧无虑,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但动物园里袭击游客的事件却屡见不鲜,人类说这是食肉动物的本性,事实真是这样吗?
纪录片《黑鲸blackfish》记录了虎鲸提里库姆悲剧的一生。虎鲸是海洋食物链的顶端掠食者,拥有极高的智商,家族群居生活。
野外很少发生虎鲸攻击人的事,但是海洋公园里圈养的虎鲸攻击人类的事件却多达百起,正常雄性虎鲸的寿命可达50-60年,而提里库姆却只活了36岁。因为成年虎鲸体型太大,运输成本过高,所以人类只捕捉幼鲸,2岁时,它被抓进人类布下的大网中,在妈妈和家人们无奈的注视和悲鸣下,离开了蔚蓝的大海,开始了它的悲剧人生。为了获取食物,年幼的它白天要做八次表演,夜晚则生活在狭小而黑暗的空间里,此外为了让它快速学会更多表演动作,如果表演不好就会让园里其他两头成年虎鲸受到连带处罚,于是同类开始攻击它,就这样,因为长年精神的高度紧张和孤独,愤怒开始在提里库姆的体内滋长,后来它因先后攻击了三名训练员而出名。
当人类剥夺了“朋友”的一切时,却还指望朋友依旧“虐你千遍,你却待我如初恋”,我不知道这样的底气何来?
《奇葩说》中有一集,来了一位野生动物摄像师,名叫“非洲的青山”,他放弃外交官的工作,拿着1/10的年薪在坦桑尼亚拍摄了十年的野生动物,他说我们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因为长期被囚禁,被人类惊扰,孤独,已经不是正常的动物了。他在野生动物保护区看到的野生动物与人类是和平相处的,人类既不是它的敌人也不是它的猎物,这些年他从未见过或听过一起野生动物伤害人的事件,唯一见到的是盗猎者伤害动物。捕猎和盗猎使得现在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都不好,坦桑尼亚因为盗猎每年损失两万头大象,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十年就没有大象了。50年前,地球上还有40万头狮子,现在已经不足2万只了,猎豹的数量不足9000只,老虎就更惨了,野生的老虎不足3000只,也就是说,下一个50年人类再也见不到野生的大猫了。
如果野生动物逐步消亡,是受气候原因导致种族灭绝,那即使这个物种消失,也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结果,可如果是因为人类的圈养使得野生动植物空间越来越小,导致食物链断裂动物灭亡的话,人类该做何感想?
高晓松说:曾经人类只是地球上成千上万个物种之一,而现在的70亿人有3亿吨重,又养了7亿吨供自己食用和玩耍的家畜,全世界剩下的所有野生动物,包括海里的鲸鱼仅剩1亿吨,人类和家畜却占到了10亿吨。
一方面我们为了圈养更多动物,以便批量生产,满足人类吃喝玩乐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又想足不出户,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内看到真实的野生动物,于是每个城市都有了动物园,侵占野生动物的地盘变得顺理成章。可能有人会说,建立野生动物园,由人工实现动物野化,即使人类舍得把在我们看来很大的500英亩区域给野生动物生活,事实上连它们进行猎杀的空间都不够,而野生动物一旦被人抚养,便会形成依赖,再把它放回到大自然中,将会无法存活, 所以实现人工喂养的动物野化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可以,我们不要再去什么海洋公园看动物表演,那哪里是什么海洋?只是一个游泳池而已,海豚海狮的家在蔚蓝的大海;也不要再去什么极地世界看企鹅或是北极熊了,那里哪是什么极地?分明只是人造的冰洞而已,企鹅北极熊的家属于地球两端的冰雪世界;如果可以,不要再去动物园看什么动物表演了,那里哪是什么家?没有家人只有铁丝网和铁笼。有像非洲的青山一样的优秀摄影师会把动物最自然、最原始的生存状态拍下来给你看,又何必要去动物园看那些已经可怜的、不正常的动物呢?
我们人类真得懂动物吗?世界那么大,而野生动物的世界又在哪里?让野生动物们回归自己的家园,让我们用更自然的方式了解野生动物的美,了解野生动物的本性,让我们做它真正的朋友而不是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