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人生追求有所区别。拉斯蒂涅的个人奋斗动机更多在于对上流社会奢华生活的向往,对物欲与虚荣心的满足。于连的个人奋斗动机则侧重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渴望靠才能创造一番伟业。
拉斯蒂涅出身于外省破落小贵族。生活的贫穷与家庭的义务,使他“对于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增加了十倍”。于是,他来到灯红酒绿的巴黎,实现爬到社会的顶层的梦想。这一切都使拉斯蒂涅看清社会的本相:财产就是一切。最终,对金钱、权势的崇拜成了拉斯蒂涅追求的人生目标。
于连是维里埃尔市里一个已经发迹的锯木厂主的儿子。低下的社会地位与家庭环境的歧视与压抑给了于连奋斗的决心。不能否认,对舒适奢侈生活与高贵社会地位的向往也是于连奋斗的动力。前者是清醒地盯准金钱、地位;后者有火一样的热情和勃勃的事业雄心,有更高的生活理想与人生价值。
其次就是两个人的性格有所区别。
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时期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所腐蚀的贵族子弟的典型。起初,拉斯蒂涅心地善良,也有着是非善恶之心。同时,对金钱与地位的渴望又时时召唤着他。高老头的死以及两对女儿的无情无义让他明白了这个社会的本质。让他把为人的最后一点良心与正义埋葬了。
于连的心理矛盾及扭曲是由两个阶级的对立引起的。于连在客观上,出身低贱,倍受虐待与歧视,而主观上他又卓而不凡,有着宏伟的理想,他追求自由,追求平等。总之,他处处要求平等。社会阶级的歧视加上自尊自傲的性格引发了他对贵族社会的强烈仇恨和对抗。但是,与连的内心是矛盾复杂的,他虽不满封建等级制度,但要实现报复又不得不依赖于他们。可以看出,拉斯蒂涅的痛苦在于现实的生活状况与队物欲的渴望之间的巨大距离;而于连的思想矛盾更具复杂性:那是一种典型环境造就的典型性格,是下层人民反复辟情绪与贵族专横腐化现实的尖锐冲突的折射。 于连并没有把自己的心交给贵族社会,他内心深处有着深刻的贫民意识及高贵的人格,它鄙视贵族,鄙视虚伪,他执著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它高傲敏感,多疑自尊。于连的一生与其说是堕落的一生,不如说是悲哀的一生,令人垂泪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