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我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2019年一战北大叉院数据科学,409分(数学统计合招4个人,分数线425),无缘复试。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调剂,打算再战一年。这时我了解到19年和我一起备考的一个同学跨考自动化所上岸,经他介绍我才了解到自动化所在ai领域的实力,决定跨考自动化所。经过7月到12月的学习,获得430分(政治71,英语80,数学一129,自控150),排名第二,也靠着初试排名较高成功上岸模式识别实验室学硕,跟着十分心仪的导师学习。回顾我二战的这段时光,我收到了许多的帮助,因此写下这个经验帖,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但还是要提醒,虽然我已经尽量保证客观,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根据自己的节奏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勿忘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下面是具体分享,请享用~
二、备考
1,背景及时间安排
一战科目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三、统计学综合,备考时间7月-12月,在校。二战科目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一、自动控制原理,其中自动控制原理是我听都没听过的一门课(😓在此感谢L同学一直鼓励我给我信心),备考时间7月-12月,前期找了一个工作同时进行,每周两天工作,五天学习,进入10月后就全身心备考了。具体时间我安排的比较乱,一般是以学习任务来的,每天9-10个小时,7月到9月专注于自控和数学,各占一半时间,10月加入英语和政治。
2,自动控制原理150
资料: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题海、自动化所考研真题
自动化所专业课有三门可以选,分别为:计算机(863)、信号与处理(859)、自动控制原理(857),我选择的自动控制原理,因为我当时准备的时间已经很晚了,863要学四本书,而且据说往年分数相对于859和857会低一些,信号和自控我都没听说过,但我同学考的是自控,我问他觉得我行不行,在他的拍胸脯保证下,我毅然踏上857之路(😂后来事实证明确实也不难,而且有备考过的人帮助,在找资料和刷题方向上都省了我很多事,我似乎是唯一的满分,再次拜谢L同学!)。857参考书为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一共8道大题,每章对应一两道题,其中7、8两题选做一道。中科院系统相同专业代码的考生考题一样,857难度一般不会很大,题型大多数比较常规,会有一两道有点难的题保证区分度,但是每年的分数不太平稳,857在19年最高分也不超过120,在20年最高分150,还有一些140+的,但是人易我易,我难人难,题目类型基本不会超过教材课后题和题海,熟练掌握好这两本书上的题型就不用太担心。
时间安排:由于完全零基础,我7、8月上石群老师的课,同步看教材、做课后题。9月发现学过的有些没理解透或者忘记了(鱼的记忆),花了一周二刷教材,然后开始做真题,这时主要是了解考试题型、重点、考查方式,十几年的题每天看一套很快就刷完了。然后开始做题海,题海题目是真多,同类的题很多,所以我一般是根据题型做,这个题型会了就不做了,我认为这样的题海战术对查漏补缺、或者提高薄弱的题型很有效。11月再刷真题,已经顺风顺水了,只有一些难点理解不清,需要再回顾。此后到考前就是二刷题海+n刷真题,以及看自己整理的重难点、错题,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根据考试的方向针对性的训练自己,知识、解题技巧、熟练度缺一不可。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始一门科目的备考过程中,研友的互相交流也非常重要,我不会的问题,问一下自动化所qq群里的大佬,也基本都能得到解决。膜orz
3 数学一 129
资料:一战使用:李永乐全书、线代讲义、660、真题卷、张宇8套卷、合工大模拟卷。
二战使用:李正元全书、线代讲义、方浩概率论、真题、李林四套卷其(一)
关于数学我真的太惭愧也太奇葩了,因为我的不够重视+拖延,忽视了后期刷模拟题的重要性,所以我真题都没做完,模拟题就做了李林四套卷(一)就上场了,考场上解题技巧也不太熟练、犯了很多计算错误,只拿到129分,作为数学系十分惭愧...
我的学习特点是,吃透题>大量刷题,所以数学上我刷的题真的非常少,但是我刷过的题,都会反复看、做两遍以上,确保不仅会做,而且熟练、能尽量快速的反应出考察的知识点,在这个特点下,我认为李正元老师的全书非常适合我,其一作为全书他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老师每章前面的知识概要和重难点提示会写到各知识点的关系,很精要,是属于我看了两三遍全书,总结出来要点,才发现老师早就在这部分写出来了,而且更准更好,后面会分知识要点列出知识点、例题,针对性训练;其二,这本书上的题目质量很高、都很好而且很难,如果能仔细研读这些题,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但是初做可能会劝退。相比之下李永乐老师的全书上的知识点也算详细,例题更接近真题,甚至有些就是真题原题,所以一定要补充进阶的习题集来提升能力,比如各类的模拟卷,李林一直比较简单,合工大比较难,张宇计算量大而且比较偏。另外有一本需要推荐的是660,这是一本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的题册,含有高数、线代、概率论,高数部分最多,这本题册专注于基础概念的理解,这也是我推荐的原因,基础概念不意味着简单,相反概念中有很多不太容易厘清的地方,而这是考研数学的重中之重,这本书我认为应该每一个题目每一个选项都完全弄懂,不要有知识盲点,越觉得难,越说明知识没有理解到位。
另外一个很重要,也是我忽视的地方,就是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需要靠刷模拟卷、及时总结来提高。建议大家还是及时回顾做过的题目,从中提炼出知识点和对应的考查方式、解题技巧,整理一个自己的知识网络,借助全书或者自己总结都可以,但务必要真正存入脑海中,最好每个知识都能迅速反应出考查方式和解题技巧。
好了数学我就说这么多,抛个砖,引一波玉(●'◡'●)
4英语一 80 政治 71
英语资料:张剑真题卷,刷两遍
政治资料:肖秀荣全套
由于我这两个都不算太好,中规中矩。今年北京英语85+,政治85+的人比比皆是,建议大家去学习他们更优秀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好好规划,只要重视,就能考出不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