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写作之前,以为写文章不过就是拟好标题,全文便按照核心内容展开,加点金句,爆点鸡汤,再引用几句名人名言?
如此尔尔。
关于写出好文字,如果你去看简书大咖们的文章和超过点击率的文章你会发现两点,其一、他们的文章整体结构是有考究的。其二、他们文章是有具体故事做支撑的。
这一考究从何而来?
一、创建心理表征
首先要做的便是创建心理表征。
你得知道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下笔之前你的有整体的故事框架,最后我想表达什么观点,为读者带来何种价值。
话说回来,心理表征是什么?
心理表征这一专业术语出自——《刻意练习》,它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里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这个概念乍看起来晦涩难懂,我第一次接触看的时候也觉得抽象得很。
以文章开头关于写文章这一举动为例,一想到写文章,脑海里就有对这个目标物进行了想象和界定,这些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内容“拟好标题,全文便按照核心内容展开,加点金句,爆点鸡汤,再引用几句名人名言”就是最初我对写文章这一活动所创建的心理表征。
再举一个例子,说起母亲,你脑海里就会出现关于很多关于自己母亲的景象,她的模样,她的声音,她为你所做的一切…..点点滴滴都会涌入你的脑海。
出现在你大脑里的所有关于母亲的一切景象或者情形就是心理表征。
简而言之,我的理解是:对某目标物场景的重现和关于目标物的无限联想。
所以,心理表征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我们的刻意练习,当然刻意练习也有利于心理表征能力的提升,他们相互作用。
二、写出好故事。
领悟到故事的重要性,那是发生在我写了大概30篇文章以后的事情。
它是哪天“灵光一现”,哇!原来故事的好坏才是一篇文章乃至一本书取胜的关键点?
当然不是!
它是在经过多次回顾自己的众多历史文章,在阅读点击量和自己满意程度的分析过程中,慢慢的有了这样一个雏形,所述所论,所感所悟,所思所想一定要有具体的故事为支撑。
不然会如何?
否则读者会觉得抽象的概念、笼统的概述、空泛的观点,这些很难吸引我们。
《你能写出的好故事》中,提出的认知奥秘:我们不依靠抽象思维;我们通过具体的形象来思考。
故事奥秘:任何概念性的、抽象的或者一般化的东西都必须在主人公身上具体有形地呈现。
丽萨·克龙说:其中的关键是,如果我要求你考虑某件事,你可以决定不做。但是如果我使你感到什么呢?那么我就获得了你的关注。
产生感受是一种反应:情绪让我们知道什么对自己重要,而我们的思想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情绪走。
为什么每当打开电视,有的节目或电视剧一眼扫过去你就失去了兴趣,速速转台?而有的电视剧却能在短短的几秒钟之类牢牢的抓住了你眼球?
这取决于故事的好坏。
在众多经过改编加工的原著中,近段时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可谓名利双收。
原著没有掀起多大波澜,反而改编后的影视剧如此火爆,说明了什么?
比起原著人们似乎更喜欢这种实在的视觉冲击,若故事本身脉络不清晰、主旨不明确、主人公的情感没有步步深入,故事情节不够跌宕起伏,纵然后期的制作如何精良,演员的诠释如何到位,顶多不过是徒有一副空壳而已,故事本身的好是这部剧的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
故事情节有惊喜,有铺垫,有暗示,承转启合,合乎情理的展开,才能在第一集就成功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故事本身是美的,是好的。这才是这部剧的画龙点睛之处,也是它的灵魂所在。
好的故事,在我看来作者一定是在创作之时将读者替换为自身,而读者会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当我们完全沉浸在一个故事中的时候,我们自身的意识会消退,感觉着他的感觉,渴望着他的渴望,恐惧着他的恐惧——我们如实的反映他的每一个想法。
这就是故事的魔力。他让我们就这样毫无意识地一步步“掉入他的情感陷阱,偷走我们的心。”
对于读者来说,阅读的乐趣在于逐步对故事传达的最终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
对于作者来说,写作的乐趣则在于神不知鬼不觉地暗中布局使读者最终自愿地选择你的观点。
我们都是这样的普通读者,而且我们所获得的乐趣并不肤浅,它源于我们的天性。
正是因为有好的文章使我们把现实生活暂时抛在脑后,转而以别人的身份去探索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要创作出更多美好的故事和更多精美的文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