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按部就班的上完小说单元后,总觉得缺点儿什么。情节理清了,人物分析了,主题也探究了,教材要求的、我自行开发的练笔也写了,一直坚持创作的成长金句也接龙了五六十条……可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缺点儿什么呢?像往常一样,随时开启“一边……一边……”工作模式。这次是一边阅学生的“遇见”,一边想着早上的课:“可不可以说,无对比,不小说,白老师?”那个走在路上的想法忽地清晰了。白老师的办公桌和我拼在一起,我们面对面的坐着,交流时只需要抬抬眼就行。“是可以的!”白老师的声音缓了缓。
三个“故乡”的对比,《故乡》中人物前后的对比以及人物之间的对比;菲利普一家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对比,船上遇见于勒后,同样的避之不及在菲利普夫妇二人身上的差异;还有杜小康的孤独之旅,鸭群对杜小康的态度以及前后变化等等,这些对比,有的鲜明,有的细微,人物形象在对比中立体、鲜活;小说主题也在环境差异、人物变化原因的探究中明晰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无对比,不小说”真得是可以的。单篇教学的个性要充分彰显,单元统整的共性同样也需要梳理整合提纯,我一直觉得,未经思想梳理过的阅读,像是未整理成畦,规划成块的土地,收成会有,可终究不景气,未经纸笔深耕犁耙过的文字,在阅读者的眼中心里,是扎不住根留不下绿意的。
我似乎明白缺点儿什么了。这个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学习缩写》,暂时还不想练。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走进小说天地”,后面有两个题目:一是“***(小说中的人物),我想对你说”,还有一个是写一个故事——就他们了!
早上第四节课,我开门见山,坦言要补缺,板书“无对比,不小说”一题之后,当即就收获不少的理解。接下来的例举解读,又说服了大多数。毕竟是以写作为目的阅读,加上有写作任务的驱动,还是很有质量的,大家很快地达成了某些共识。在情节推进方面,我介绍了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布克的“五段式情节进展结构”,即“期待阶段,幻象阶段,受挫阶段,噩梦阶段,决定性结局”五段,来作为知识的补白——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一个能激活思维的任务驱动了。
之前曾让学生试过作文纸条APP上的编剧游戏:给四个词,编一个故事,还是能让这些难为无米之炊的孩子们脑洞大开的。翻了翻最近一期,题目是“鱼在我这里”,关键词是铜鱼、商人、沙漠、奇遇,提示为“关键词要在故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是故事中的重要意象,也可以是某个人物的象征……”只是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和关键词,课堂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估计和我差不多,对于四个词中的“铜鱼”,有不少悬而未决。
本想留着这悬念,看它能激起多少故事的波澜,但想了想,还是科普了一下:铜鱼,鱼如其名,全身闪耀着黄铜色光泽,如同金属铸成。铜鱼生活于大江河底层,须借助水流做漂游,不时啄食底泥中的小动物。有趣的是,铜鱼的眼小,吻须特长而具有细小的分支,这些适应性特征,证明它们已经完全适应了长江昏暗的深水环境。毕竟,无论驰骋多远的想象,起点还在现实,根还是要植在现实的土壤里。
周三的课是压轴的。早上最后一节布置任务,下午课后服务开始写。预估九十分钟略显宽裕,在后半段又布置了其他练习,反正奋笔疾书的是大多数,也没有当堂催要。
第二天的早自习连着第一节课,下课后就有两大摞日记在等着了。翻开第一本,满满三大页;第二本,还是密密麻麻三大页;赶紧再翻第三本第四本,还是满当当的好几页……好家伙,我这下赚大发了!单就字数,四个词八个字换了一个班五十多个孩子至少八九万字啊——赚翻了!赢麻了!
再细读,不必说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多样,语言描写形式活泼,也不必说关键词的巧妙出现,情节的起伏跌宕,首尾圆和,单就一个起笔,就各有特点:精彩的有杨二嫂出场般的“先声夺人”式,大气的有环境描写镜头切入境式,简净的如要素简介式……还真是精彩纷呈啊。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亲眼看着他们动的笔,没有打草稿(我的学生一直都没有这习惯,呵呵),一次成文,大部分的卷面干净无墨点修改不说,还少有病句——这该是何等流畅的思维,该是怎么样汹涌着的故事创编热情!
以往用一节课就可以阅完的日记,那一天我整整阅了三节课。而且还没有开启“一边一边”工作模式,完全是被孩子们的习作震撼了!而这一切的感受,我第一时间,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孩子们。周四下午的课,起初是想召开故事分享会的,初选了三十多篇,基本上都在两千字左右,就算是分组推荐,时间还是紧张。于是又临时决定继续把升级的锅甩给他们——压缩篇幅,提升语言的质感。
后续就是:有一部分习作,只需拍照录入。
再后续就是:下一次的遇见片段,竟不自觉有了小说的模样。
原来,不仅仅是无对比,不小说,而且还能仿拟为无驱动,不成文——这一次,真是赚翻了!
补记:晨起阅推文,又觉“无变化,不小说”更贴近,那下一句就是:无驱动,不变化。
再补记:第三周,一学生仿拟“无质疑,不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