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自己的感受,
❤ 人生才真正开始。
❤体验者和观察者:
当作为一个观察者时,永远都是局外人,看似看透了一切,其实人生都没有开始。观察者,更容易咄咄逼人,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生命中。只用科学来看世界,没有真实的生命体验,只活在自己的高高在上的观察中。
❤控制者与被控制者:
被控制者+体验者=羞耻感,控制者+观察者=虚假的强大的控制感。控制者分为:控制自己+控制他人。
❤选择与被选择: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如何选择是生命的基本。在选择中,有没有充分的尊重自己。你是做选择还是被选择?你的人生有没有自己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人生!自己一直在做选择,即使伤痕累累,也有清晰的存在感。如果自己没有选择,即使生活无忧,也没有清晰的存在感。我选择,我存在,我自由。哲学的自由理论。今天的事情,是你选择的吗?自己做选择时: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主还是以他人的感受为主?如果不是自己,那就没有活出自我。
❤真自我与假自我:
真~以自己的感受为主,假~以他人感受为主。有形有质的存在,围绕身体而存在。虚假的自我,是以头脑的思考而存在。尊重自己的感觉,自己就像身体一样真实。
❤头脑与身体:
感觉是什么?你的身体和其他存在产生关系那一刻的产物。必须活在感觉里,自己存在,其他事物也存在。虚假的东西都是头脑的思考而存在的。愤怒被允许,愤怒被释放。感官被放大很多很多倍,五觉六感都很鲜明。
❤高与低:
为什么喜欢键盘侠观察者的位置?在关系中,谁高谁低的斗争。回避型人格,没有朋友,回避人际关系。人性有两个基本维度:强弱,力量高低,善恶。低了会有羞耻感。财富的追求,能力的追求。如何让自己处于高位?始终作为一个观察者,分析者,评判者。罗振宇是一个实践者,不断探索。把道理在生命中实现,能做到吗?能实现吗?那么容易吗?并不是。
❤生与死:
从体验、实践中来,精神分析也叫心理动力学。任何一个动力,都是一个生命学。为什么不做体验者?动力一旦表达,就会变得很严格。一旦表达被消磨,就是一次生命的死亡。孩子要有自己的空间。东:他律他治。西:自律自制。让孩子自己寻找规律,如果规律被打乱,就像被杀死的生命力一样。体验生,也要体验死。控制自己,就是克制自己的动力。有的人,已经放弃控制自己了。顺应动力生,顺应动力死。自己让动力死,自己去体验。荒唐也无妨!什么动力都不放弃,会累死自己。接纳死能量!只追求生能量,不要死能量,想为所欲为!归宿就是医院监狱坟墓,外部世界就把你灭了。
❤过程与结果:
好的道理,能活出来都不容易。给自己时间,慢慢来。发出需求,必须实现。不实现就会焦虑,注重结果。注重过程,过程哲学。我和我的动力是两回事,不是个人生死。活着的感觉!当你注重过程,不那么在乎结果的时候,你的生命就开始了。
❤我与你:
只有一个我!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也就看不到你。它,黑暗的自我,没有被看到的生命力。你需要活出你自己,我是鲜明存在的。当我越来越能找到自己,我之外有一个存有善意的你。人需要走一条成为英雄之路。
❤ 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 请先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