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仕琪
在很多人眼里,在大学课堂坐
在第一排的定是学霸,定是最爱这
堂课的人,我并不完全认同。
小学到中学阶段,我是班里身
材矮小的典型,上课总被安排坐在
一二排。然而,当时的我并不觉得这
是什么殊遇,坐在前排 ——吃粉笔
灰。却无奈由于身高限制而不得不
的选择。到了中学后,情况开始变
化。一是由于眼睛近视的缘故,眼科
医生建议我坐在三四排或更后。二
则是我的海拔终于开始有比较明显
的增长。从此,我就在三四排安营扎
寨了。
进入大学以来,我面临着“占
座”的挑战。刚开始,我对此很不适
应,也匆匆忙忙夹着书跟在别人后
面,经常坐到了靠后排。这在以前的
我看来,似乎不是优等生呆的地方。
但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标准呢?
对一个视力下降快速的人来说,黑
板上模模糊糊、似有似无的字迹很
让人挠心。大概是因为受不了后排
的视野了,最终我选择了占前排,然
而只持续了两个月。第三个月,我配
了一副新眼镜。占座的念头,在我脑
袋里烟消云散。我开始在教室中间
和后面徘徊,小教室中间靠窗,大教
室后面中排。我如发现新大陆一样
的发现了我的舒适区,没有前排的
腰酸背痛,也没有一种很紧张的感
觉。自从找到了这个舒适区,我便自
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良好听课的状
态。
与此类似的还有,某次我在《高
中生作文》月刊上看到的一篇作文。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作者在看书方面
的舒适区。作者喜欢躺着看书,枕头
上也经常摆放着书籍。这一点或许
又和大多数人的观念和习惯相驰。
但我和妈妈读到这篇文章时就觉得
亲切和惊喜,因为这也是我们看书
时的常态。作者说,躺下的姿势最适
合看书,床是身体的栖息地,同时也
是灵魂的摇篮,以这样的姿势看书,
是与书本内容最虔诚和真挚的交
流,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尊重。此
时所有的文字都是活着的,读者和
笔者的灵魂进行了跨时空的交流。
“我不想当第一,第一有很多,
连吉尼斯纪录也在时时刷新,我想
成为唯一。”这是 2015 年度“中国好
声音”选手、法学系学霸张姝的感
言。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一点儿也
没错,谁管你平常看书的姿势是端
正坐着还是躺着呢?谁又在闲聊时
关心你上课坐第几排呢?尽管做独
特的自己,不必太过在意大众潮流,
在自己的空间内自由呼吸,成为最
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