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愣了很久。明白了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烂片,低级媚俗,粗制滥造。但就电影导演作为一部电影的总指挥而言,不是谁都能干的,且不说做成伯格曼这样的世界顶级大师,就是做一个优秀的好导演,很多人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世界顶级电影大师瑞典电影导演英格曼·伯格曼在拍摄代表作《芬妮和亚历山大》的同时还制作了这部记录电影拍摄过程的纪录片——《芬妮和亚历山大的诞生》。
对酷爱电影的影迷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超级棒的电影。它清楚地展示了一部电影是如何修炼成功的。电影非常好看,想做个合格的影迷这是很好的一部教科书一样的电影。它告诉我们电影是什么。
简单说一下《芬妮和亚历山大》讲的是什么故事。
《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年12月17日在瑞典上映。该片讲述了芬妮与亚历山大生活在幸福的和谐的家庭环境里,父亲的猝死,母亲的改嫁,继父爱德华主教表面道貌岸然,实则是个阴暗残虐的伪君子,母亲企图离婚但被主教用监禁的两个孩子作为人质而不能逃脱。祖母的朋友伊萨克受祖母的委托救走了芬妮和亚历山大,伊萨克的两个侄子施魔法烧毁主教的城堡,邪恶的人被烧死,一家人又得团圆的故事。1984年,该片获得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这部电影里交叉着的故事情节,想象的时空和超越现实的魔法,通过电影,可以看到英格曼·伯格曼多部作品中不断出现的对宗教的质疑,对人性的探究,对真实与虚假的分辨。通过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动作,一举手一投足,母亲的微笑、孩子们快乐的嬉戏,都能透视出人们的心理,囚禁与得救,童年的真实与幻想,这些故事都会与观影者对话,告诉你他的思考,大多数时候他并没有回答为什么。即使是人心里的悲伤亦或是现实的丑陋,在他的电影里不会是简单的愤世嫉俗或是流于形式的抱怨,苦难在他的电影里是一个人成长中的历程。
也许有些人认为英格曼·伯格曼的电影不好懂,属于曲高和寡的。我不这样认为,一个真正喜欢电影的人会在他的电影里学会很多的电影语言,会在很多简洁的设计中欣赏到艺术的美,在细致的近距离的镜头下观察人的面部表情直至内心。看他的电影是身心疲惫时给自己的最美好的享受。
镜头里布置的Ekdahl的公寓是一个拥有鲜花华服美食,亲情爱情友情,欢乐悲伤痛苦的芬妮和亚历山大兄妹的家,画面极美,风景人物,大量的视觉所能看到的细节都精致漂亮。一幅上世纪初瑞典中上层家庭画面完美呈现。
而继父爱德华主教的城堡是一个没有任何装饰,没有功用的物品都不存在,各项清规戒律需要遵守,这是芬妮和亚历山大兄妹俩后来的家。也是他们痛苦成长想要逃脱的家。会呼吸的木乃伊,父亲的魂魄,通灵的人,燃烧的火焰等等细节都在不断推进加深着这部电影的气氛和节奏。
伯格曼自己曾说过:对我来说,讲真实存在与自己的想象区分开来是困难的。如果我试图努力区分的话,也许我能够让“现实”保持“真实”,但是,那么,比方说,如果真的有鬼魂和幻觉。那我应该怎么办呢?还有那些童话故事,它们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是不是很有同感,且入心脾?
拍摄现场是电影开拍之前,演员,摄影,灯光,化妆等等都到了。
英格曼·伯格曼:在拍摄开始之前,我们亲切的见了面,互相打招呼,也许甚至还有一点兴奋。拍摄的第一天总是痛苦的,所以我们决定从简单和愉快的部分开始。
就这样观众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导演,一个大师级的导演辛勤地工作着。他在用心地思考,在认真的准备着,不断与摄像交流,不断带着演员走位,灯光,化妆,甚至衣着披肩等等都在他的眼睛里,所有的人,一个庞大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和谐默契,都在为了表达清楚剧本的感觉不懈的努力。
这部电影的拍摄是愉快的,轻松的,有时会看到伯格曼在与孩子们玩笑,给小演员说戏,有时会看到他与其它工作人员交流讨论,那是一种镇定自若,游刃有余,在拍摄现场的每一个人都会被他带动。任何一个镜头都是这样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一步一步来完成。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大导演他内心的画面如何展示出来。一个导演就是一个剧本故事的再造者。
拍摄现场中,导演带着演员完成了最后的几个镜头。英格曼伯格曼:经过几个月的一致努力,最后几天的拍摄到来了,我们大家都感到惊讶和一点感伤。我们别说再见了,这太痛苦了,别说了。让我们举行个欢乐的聚会来代替吧。
当《芬尼与亚历山大》再次为瑞典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时,伯格曼已经是耄耄之年。
李安说伯格曼教会了他怎么拍电影。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知道一个没有足够文化底蕴的人是当不了一个好导演的。一个不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的人是做不了一个好导演的。一个没有独立思想过于迎合取悦世俗的人是拍不出好电影的。与其浪费自己的还有观众的生命和资源,还不如去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把它做好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