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学习能力、毅力和时间管理的结合体,现代社会发展很快,不学习就等于退步,真有三天不读文、犹如隔世的感觉。
但是大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成长总是姗姗来迟,大有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此生的感觉,这是为啥呢?我觉得可能是成长路上的跨栏姿势不对!
〈1〉不给自己设限
不给自己设限包括明里和暗里的设限。
明里的设限就是指专业间或者学科间有较为明确的划分。比如你是矿井建设专业,那么预算肯定不懂,所以压根不会去花费心思,在有问题的时候习惯于找相关专业人,但最后发现问题其实很小白。
暗里的设限是指那些不明显的但其实主导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比如,我很忙,我没有精力,我拖延症,我纠结症晚期┈┈┈ 我的借口是“我没有精力”,一个人在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孩子与老人,我太多理由没有精力了。可是翻过来看,孩子已经懂事,可以自己玩耍很久,而且陪伴只有晚上和周末;老人其实是照顾了我的,家务事一概不用操心;工作也不是焦头烂额,领导支持,同事配合。我的时间和精力去哪儿了,甚至还有很多买的课程、买的书,一直等着我翻牌子。
我到底做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每天高效的时间有哪些?工作的状态是怎样的?每天花费在未来成长的学习有多少?
不给自己设限,放松自己的身心,全神贯注于当下,我需要被放飞!
〈2〉找寻自己的原因
以前有个玩笑问题:痘痘长在哪里最不用担心?有人回答背上,有人回答屁股上,其实答案是——别人的脸上。(๑><๑)
所以我们最轻松的时候往往是错误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那么当有问题来临时,我们的反应就是找寻别人的问题,而不是内省。
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当时学习时没有感觉,现在觉得能坐下来每天反省一次就可以当圣人了。
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所以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跨越自己,不推脱错误和责任,才能更快成长。
〈3〉与时间做朋友
猫叔说:慢就是快!
秒针很快,时针很慢,可是走上一天,都是24小时,所以快慢都没有对错,关键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并有条不紊的走下去。
现代人的问题是吃饭的时候想着工作,工作的时候想着休息,休息的时候想着玩耍┈┈ 所以一直处于焦虑中,焦虑时间不够用,焦虑分身乏术,焦虑精力太少!上午8点,你在焦虑工作这么多,怎么完成;上午10点,你在焦虑,我的股票咋不涨呢;上午11点,你开始焦虑午饭吃什么呢;下午上班又开始焦虑工作,焦虑孩子功课不好,焦虑各种有的无的,可是工作单静静的躺在文件夹里,不言不语,看你上窜下跳。
解决焦虑的最佳途径就是静下心来,各个击破,做好眼前的事情。
学就踏踏实实的学,玩就痛痛快快的玩!一心一意,与时间做朋友。
很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给自己时间,别慌了心,乱了脚。
感谢剽悍一只猫话题组!
参考书目:《第五项修炼》[美] 彼得·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