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由于被拉进了一个以做硬科幻电影为目标的群,所以今天就在睡觉前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来谈一下对于科幻中的科的作用这个问题。
1
这个方面的文章已经不是第一次写了。
比如之前的《科幻的核》一文,主要讨论的就是科幻中的“科”这部分的软硬程度的划分,而在《幻想小说与科幻小说,以及《三体》》一文中的前半段则主要讨论了科幻小说与带有科技词汇的幻想小说的区分。
在《科幻的核》中,我给出的关于“科幻小说”一词的定义为:
科幻小说,是建立在一组对科技的假设之上的,对人、社会、世界、宇宙以及科技的,与现实具有一定相容性的合理外推的,剧情小说。
也就是说,科幻的几大基本要素分别为:
- 关于科技的假设;
- 关于人、社会、世界、宇宙以及科技这些对象彼此之间的关系;
- 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相容;
假如说一篇小说满足1和3,但不满足2,那么就是说1所给出的那些关于科技的假设,仅仅是作为背景存在,并不是故事所要讨论的核心内容,那么这样的小说在我看来就不能算是科幻小说,但可以算是含有科技词汇的小说。
比如说,《星球大战》基本就可以认为是这样的小说(甚至于更弱,它连3都不满足,因为有“原力”这一非科学的假设存在),它只能算是科技背景下的冒险故事。《星际之门》的电影略好,但此后所衍生来的剧集则基本也可以算是科技背景下的冒险故事,算不得科幻故事。美国星空三大剧的最后一部《星际迷航》则略好,它关于人与外星人的讨论相较《星际之门》更深一点,所以勉强算是科幻故事了吧。
这么说来肯定有读着不买账了:三大太空大剧在我这都不算科幻而只能算是“含有科技词汇的冒险故事”了,这我也太嚣张太目中无人了。
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剧集与电影或者小说不同,尤其美国的剧集,为了保证不被电视台砍,不得不在各个方面迎合观众,保持观众的追剧热情不减,因此不可能处处都照着纯粹的科幻走,毕竟冒险、猎奇、血腥、暴力、性感,等等这些元素才是最广大的观众所期望看到的,而所谓的“科幻性”其实并不是大众所追求的,尤其在商业化昌盛的市场中,这基本是定律。
而这问题如果到了电影中,那基本只能更糟而不会更好,也真是颇为无奈。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既然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不是科幻性,那么在以小说、剧集和电影等形式呈现科幻的时候,我们究竟在呈现什么?
或者,更应该问的是:科幻中的“科”与“幻”对于科幻的表现形式来说,其作用到底是什么?
2
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科幻不是科普,所以科幻并不具有“引人向科”的职责。能做到当然最好,但做不到也没问题。
其次,我们可以做横向对比,将科幻与幻想文学(的通俗领域)中的另一大类奇幻做一个对比。
比如,当我们谈论奇幻作品的时候,基本上都绕不过《冰与火之歌》、《魔戒》和《龙枪》(这三个系列在个人看来,是奇幻的三座高峰。《哈利波特》这种算是幼儿向的了咱们不考虑……)(好吧,这段注释加进来后基本奠定了我在找打这一主基调了)。
其中,《冰与火之歌》与《魔戒》的最大特点,就是近乎无穷尽的值得大家去深究的细节。
从世界观、种族设定,到人物设定、人物关系,再到彼此之间的互动,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从真实世界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一直到现代世界的政治博弈与官僚体系,无所不包。
我们可以从《冰与火之歌》中看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乃至中世纪,也可以从《魔戒》中看到关于资本主义与机械主义的反思,更别说光精灵语这一项就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与民俗学研究价值。
相比来说,《龙枪》的文化底蕴没《冰与火之歌》或者《魔戒》那么深,但它对于现代(或者说当时)的一些主流亚文化也是有所体现的。
这些丰富的细节都包含在了故事的每一个角落,从时代与地理背景到人物的性格与行为,所以当我们在看《冰与火之歌》或者《魔戒》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潜移默化地浏览西方世界的大量主要历史与文化片段的缩影,如果我们仔细阅读的话,可以体会到文字间的那股厚重,而不单单是那厮杀。
在这一坚实的背景之上,作者再开始推演故事,通过严密而引人入胜的故事,与本就厚实的背景和细节一起,将读着们的情绪甚至灵魂,带入一个自己想要的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说,好的奇幻小说可以分为静与动两部分,其中静的不是就是那具有大量信息沉淀的背景与细节,而动的部分则是故事本身,这两者相辅相成,从明与暗两方面将读着引领向作者想要的境地。
我们可以做一个不算太恰当的对比,那就是去年很活的一部剧:《琅琊榜》。
在《琅琊榜》中,从人物的服饰到行为礼仪,都尽可能地按照南朝梁朝的古制而来,于是人物还没开口还没摆动作呢,大量的历史与文化细节已经潮水般涌向了观众,因此大家都会觉得这部剧好牛,但还说不上来到底具体哪里牛,反正就是每个地方都感觉很牛——这就是海量的背景与细节的铺设所带来的极致效果,再配合上演员本身足够恰到好处的演技,一切水到渠成。
好了,回到科幻。
现代科幻,即便是被视为科幻片大国的美国,可以说在科幻电影与科幻剧集这些领域,是完全做不到奇幻片那样的高度的。
我们并没有一部可以和《冰与火之歌》这样的剧集相媲美的科幻剧的,我们也几乎没有一部可以和《魔戒》这样的电影相媲美的科幻电影。
究其根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那就是这些好的奇幻都发生在架空的过去,而我们的所有科幻都发生在架空的未来。
这就导致,我们可以从自己早已拥有的历史中重构奇幻剧的世界,但同时却只能靠着没有太多积累的想象来构造未来的科幻世界。
这种不对等早就两者的巨大落差。
而,稍微好一点的科幻,那基本都是将过去的历史搭配上飞天遁地的机器来实现的,比如《星际之门》,其实就是嫁接了古埃及与超未来科技,我们从古埃及的部分来获得背景与细节所营造的环境,而从超未来科技的部分来获取猎奇的满足感。
事实上,如果沃恩分析《星际之门》,就会发现,这个门以及最后的飞船与超级炸弹,这三个最主要的科幻元素本身,并不要求必须是“科幻”的,我们将其换成“魔法门”、“魔法城堡”与“魔法炸弹”,这个故事一样成立。甚至于整个故事所营造出的那种真正能让观众沉浸其中的环境,都完全不依赖于这些科幻元素,因为这个氛围的构造靠的是古埃及这一历史底蕴下的“外星人”。
因此,虽然说《星际之门》因为上述三大科幻元素的存在而被归类为“科幻电影”,但本质上却不过是“幻想架空世界中的冒险故事”。
相比较来说,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中,阿神不但保证了作品在第一点和第三点上做到机制,其故事本身所讨论的核心也是微扰第二点展开的。在前传正传中就是可以看做是机械决定论的具象化的谢顿计划与心灵史学,而在后传中更是升级为人在面对这种超级计划时的选择。可以说,整个故事所讨论的是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科技背后的决定论或者说宿命论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主题,使得基地三部曲无异成为了硬科幻的代表,毫无疑问。
《三体》三部曲的思想内核也是围绕人与宇宙、人与科技所展开的,所以在这点上自然可以当做硬科幻。但,相对于阿西莫夫很讨巧地没有在过多的技术细节上深陷不同,大刘试图为我们展现很多的科技细节,来营造出一种很硬的科幻氛围(从而不会像《星际之门》那样氛围的营造靠的是古埃及),但结果却反而画蛇添足,很没必要地为自己埋下了很多技术硬伤的坑。
大概也算是装逼不成反遭劈吧…………(得,这句话一出基本我被口水淹死这事是没跑了。不过如果你要来说你行你上的话,那我还真就是学理论物理的,也是写科幻小说的,这事不是我行我上的问题,是我早就上了的事实。)
如果我们来看一下那些真正经典的硬科幻作品,比如《海伯利安》,比如《基地》,比如《神经漫游者》,比如《安德的游戏》,比如《星战伞兵》(电影则叫《星河战舰》),我们会发现,就和前面所说的《冰与火之歌》及《魔戒》一样,这些作品中,“科”的部分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很有代入感与画面感的故事所发生的背景环境(这方面《海伯利安》真的做得不错,至少完胜《基地》),虽然在历史厚重方面很天然地无法与那两部奇幻高峰相比,但至少在营造环境这一层面是成功的——至少小说如此,电影化或者剧集化之后,很多细节都没法呈现,所以自然是打了不少的折扣(这还得加上人们对于历史上的服饰当然比幻想中的未来服饰具有更高的接受度了)。
因此,我们初步可以得出结论——科幻(以及奇幻)中的“科”字,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营造出一个能让读者或者观众可以沉浸于其中的尽可能逼真的世界。
也就是说,科幻中的“科”相关的元素,比如要能在整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场所背景、人物关系与设定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能让受众对这样的设置具有较高的接受度。
这方面如果我们来看现代的科幻电影,尤其是好莱坞为代表的科幻大片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他们基本所采用的惯常手段,是通过华丽宏大的视觉特效来营造出这样的背景,而不是通过“科”的陈设。
比如说《银河护卫队》。
这部漫威的作品虽然在暑期档被归类在“科幻大片”里,但其中对于整个故事背景,大概只有两部分:宏大的宇宙星图,以及,魔法一般的攻击技能。
前者只是视觉特效,后者与其说是科幻更不如说是魔幻。
所以,这部片子真的和科幻有半毛钱关系么?
漫威系的电影基本都是这样,和科幻其实本身没半毛钱关系,应该叫做“视觉特效冒险童话大片”。
DC的蝙蝠侠三部曲当然就好上了很多,但基本也和“科幻”沾不上边。
漫改基本都如此,而非漫改的大片当然也好不到哪去,比如连续三年的太空三部曲:《地心引力》、《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基本也都是视觉特效片。虽然其中有不少的科学元素,而且不少还挺过硬(当然禁不起推敲的坑更多),但这三个故事本质上和科技真的没多大关系,科技元素成为了很不错的背景并提供了很逼真很强大的细节陈设,但故事本质上却不科幻。
所以,通过这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科幻的“科”除了要营造出能让受众代入与接收的背景与细节外,还必须是故事的内核所在。
否则,这货搁小说界那就是“含有科技词汇的幻想小说”,而不是“科幻小说”了。
当然,这是从一个Hardcore的科幻作品的角度来说,如果你只是希望弄一部“科幻片”来赚钱,那大可不必这么麻烦,将抗战剧或者盗墓剧披上一个科幻的外衣,一样可以赚钱,这里当然不是在映射某导演,这叫直接端着枪突突突。
当然,我也不是说“含有科技词汇的幻想小说”不好,事实上我个人除了喜欢科幻,也喜欢各种类型的幻想小说,比如骑桶人的《归墟》我就觉得很不错很喜欢。
只不过既然咱们是在谈科幻,那就认真点谈,别挂着羊头卖狗肉。
于是,下面就来谈作为背景、细节与故事核心的“科”在整个作品中应当发挥些什么作用吧。
3
与奇幻作品可以直接讨论历史元素来做背景渲染不同,科幻作品中的背景渲染与细节渲染是存在一定的自我矛盾的。
首先,我们当然不能天马行空地进行背景与细节的设定,因为如果太幻想太脱离现实,那么这样的设定就无法让观众接受——观众可以通过去博物馆甚至于看杂志来了解古希腊古埃及的柱子,但观众没法理解你直接给一根奇形怪状的条状物说这是阿米巴龙索思雅星球最恢宏的顶梁柱。
因此,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做的是关于未来世界的合理幻想,这种幻想要满足“科”,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幻想要能让读者/观众接受,而要能让读者/观众接受的关于未来世界的幻想物体,本身却可能没法满足“科”,至少不能距离现实太远。
于是乎,我们要用观众可以理解的方式来构造一个幻想中的未来世界,或者更极端一点说,就是用一种观众可以想象的方式来构造一个观众无法想象的世界,还要让观众觉得逼真真实它就该如此。
这就是一种自我矛盾。
更进一步,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受众接受我们的设定,不得不对一些设定做出解释,但一旦进行了解释,却又可能让受众跳戏,从而让产生隔阂感与不真实感。但如果你不加说明,用户有无法理解这种细节设定的意义,从而这些本来应该用来渲染氛围的细节反而成为了受众无法接受的对象,从而本要渲染的信息最终成了受众无法识别的无效信息,反过来削弱了本来要渲染的氛围。
这种天然的自我矛盾的形式,注定了高深的科学前沿的内容是不可能进入科幻作品的,即便进入了也不可能走深,从而最多只能以术语的形式出现。
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目标受众人群的普遍受教育程度以及教育的平均水平的限制,从而根本上不是科幻以及科幻作者所能解决的。
作为比较,奇幻作品由于可以通过历史来作为细节与背景的渲染,从而不但与受众的受教育程度相关,还和相关历史被大众传媒渠道放出的频率相关。
这便是奇幻所不会遇到的但科幻必然会遇到的一个很直接很显然的问题。
回到“科”字上,这就表示能在一部硬科幻作品中呈现的科方面的元素,本身却不能太硬,太硬的话会影响受众的接受程度,从而降低科元素本身要起到的作用。
比如说,如果我们要做一部太空歌剧,那么航天航空方面的知识不能过于深入,观众没必要知道燃料的配方,虽然如果是奇幻剧的话观众会很有兴趣来听到飞天粉需要哪些魔法药草这样的“细节”。
这事具体到小说领域,就是我们经常会在不成熟的科幻作用中所看到的“堆设定”现象。一部这样的作品中总会看到一段甚至好几段关于作品中所涉及到的科技成分的设定的描述。这方面最近看到的最让人发指的大约就要算坐标奖评审时所看到的宝树的一篇短篇科幻小说了,其中大段大段的科技设定堆砌,让人怀疑是不是在骗稿费。更何况其中部分还给说错了……
很显然,如果小说中出现“堆设定”,那必然是很影响读者体验的,非但无法做到有效渲染未来科技场景氛围,反而会让读者跳戏从而降低氛围的渲染力度。
这方面比较讨巧的做法,就是以钱丽芳为代表的架空历史科幻,以及部分优秀的穿越小说(大多与科幻不沾边)与土木朋克(这大约能算和科幻相关了)。这可以说是将奇幻的特长嫁接到了科幻作品中,效果还不错(但钱丽芳的《天命》比《天意》更突出的问题就是用历史来铺设背景与细节后,科的部分几乎就没了……成了用科技术语重构的聊斋志异了……)。
因此,总结而言,虽然科字为整个科幻故事的背景与细节渲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受众本身接受能力所限,我们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并不能在这些领域作过多的涉及。
也因此,对于科幻作品来说,真正能使其成为科幻的,其实核心在于上述科幻三要素的第二点上:利用假象的科技来探讨人、社会、世界、宇宙与科技直观的关系。
比如说,《月球》这部主要演员只有一人的作品,其实就很好地反应了这个这一类主题。
《黑客帝国》大约也能算是这方面的一部很成功的作品,其核心冲突设计人与宿命、人与自由、人与选择以及人与科技(超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当然这点比较弱)。
同样的,科幻向的日本动漫《高达》的核心,基本都偏重于对于战争的反思、人与武器(也是一种科技)的关系之上(这点也是我很喜欢高达蛋蛋的原因),虽然高达本身有点反科学(日本有专门研究高达的虚构科学,挺专业的,而且普遍观点就是高达这样的人形兵器是不靠谱的……)。《高达·默示录》对战争与武器的思考更是让人惊叹。
日本的很多科幻向的动漫作品真的都有在很认真地思考相关主题,相较之下我国的科幻电影,大约只能算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剧或者动作片或者盗墓片或者圈钱片——当然了,漫威与好莱坞的很多“科幻大片”也不过是圈钱片,这点大家都没差。
比如说江南的《蝴蝶风暴》虽然也有涉及基因改造人相关的话题,但相关讨论点到为止,更多还是一部战争向的动作片。今何在的《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故事虽然很精彩,但却没有相关方面的讨论,基本可以看做是太空背景下的精彩的个人成长与冒险故事。
好了,现在总结一下。
在上面我们知道,科幻的“科”字最主要的作用是渲染背景与细节,从而营造出一种搜中可以接受并沉浸其中的氛围,同时真正的科幻所讨论的思想主题也是围绕“科”字与人、社会、世界等等所展开的,但在实际作品中,第一部分往往由于受众的局限性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很多时候只能流于表面而无法过于深入,此时科幻与非科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所讨论的思想内核究竟是什么这点上了。
因此,如果要做一部真正好的硬科幻作品,我们一方面需要构造一个从背景到细节够硬的环境氛围,但这部分恐怕很多受众都无法完全感知;另一方面就是内容与思想的核心必须要和科字相关,而不能只是一个虚构科技背景下的冒险故事。
当然,这里所谓的“科”字,并不单纯地是说某项科技,或者某种科学理论,而是泛指由科技所衍生而来的一系列话题。
比如,在反乌托邦或者朋克系的科幻作品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控制与反控制这种二元对立冲突,这里“科”字的体现其实是由一系列假想的科技而最终衍生来的整套社会结构或者财富与权力分配方式。比如《银翼杀手》、《撕裂日》、《第六日》、《少数派报告》等作品。
4
最后,终于来到了结尾。
作为科幻中的科,其作用,就如第二段所说,在于两点:一是营造恰当合适的环境氛围,二是作为故事思想内核所聚焦的中心。
也就是说,科是科幻的骨架,在这副骨架之上,人们通过幻的手段来填充丰满的血肉,最终成为一个人。
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科的部分仅仅作为环境背景出现,那么这部作品即便不是“带有科技词汇的幻想故事”,也最多就是软科幻。而如果只考虑第二点,那么恐怕是一部很难有观众/读者喜欢的无味硬塞之作。只有这两点同时具备,才有可能成为一部好的硬科幻作品。
当然,这仅仅是谈科幻的科,对于幻的部分,这里不多做展开。
OK,今天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
通过本协议,您可以分享并修改本文内容,只要你遵守以下授权条款规定:姓名标示 、非商业性、相同方式分享。
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协议声明。
本文禁止一切纸媒,即印刷于纸张之上的一切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的任何应用和衍生。网络平台如需转载必须与本人联系确认。
如果喜欢简书,想要下载简书App的话,轻戳这里~~
<small>私人推荐订阅专题:《有意思的文章》、《严肃码匠圈》</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