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旧文一篇。当时好像是为了参加什么作文竞赛而写的,命题作文,具体是啥见title,字数上限2000所以也省略了很多故事细节(由此可见我当时选择小说这个根本没法好好展开的文体是有多苕)。最后意料之中地被卡在复试线外,只拿了个三等奖。
如今就原封不动地发出来给这里充个场子吧,毕竟这地方一点创作都没有好像也不太好。
一两年前写的东西,现在看来槽点确实蛮多的,不过也懒得改了。想吐槽的话,还请轻一点咧_(:3」∠)_
最后再多嘴一句,解释一下女主为什么叫于雪霏而不是郁雪霏。
因为我乐意ψ(`∇´)ψ
———————————————————
八月,烈日如流火。漫长的兰新线,一路大陆腹地乏味的景致。我合衣躺在窄小的火车卧铺上,身下清晰地传来铁轨与车轮间规律单调的震动。
“行了于雪霏,出来旅行也念念不忘你亲爱的物理竞赛。”
耳畔传来好友丁一纯那熟悉的揶揄。脸上扣着的物竞资料被猛然抽走,刺眼的光线便透过车窗在薄薄的眼睑上晕染开一层橙黄。于是索性直接睁开眼盯着上铺的床板,脑海里中竟然放弹幕般飘过一组组物理公式。
“我出来真的是为了调整状态,带本书只是为了提醒自己别玩的太嗨。你也知道,下个月就是新一轮联赛了。去年如果说我是人品余额不足,那我也认了,今年总不能还是这个样子吧。”
丁一纯长叹一声,坐回了对面的床铺,再次长久地眺望起窗外。我侧过头,看见日光抚触下她轮廓瘦削分明的脸庞和淡漠疏离的神情。
“我还是想不明白,以你的成绩明明可以安安稳稳靠高考,却偏偏一意孤行选择竞赛。这么折磨自己又是何必呢……”
我咧咧嘴,本以为可以随便找个借口搪塞过去,话却一瞬间犹如骨哽在喉。
于我,这根本不是何必,而是必须。
在这个独生子女横行天下的时代,如果你像我一样,拥有一位才华横溢又勤奋努力的手足,你就会深切体会到父母平时数落你时从不用提“别人家的孩子”的痛。
父亲姓杨,母亲姓于,索性直接给他们的双胞胎女儿起名杨柳依和于雪霏。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两个名字大相径庭的意境似乎已经给我们奠定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基调。
作为罕见的超忆症患者,杨柳依拥有与生俱来的记忆管理能力,高二进入文科班后更是如鱼得水逍遥自在。于是相应的,因异卵同生而没有任何过人天赋的我在姐姐的光芒下当了十多年的炮灰。
可是我不甘心啊!
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初入高中的我大概是被“保送”之类的高端名词煽动,也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厉害到和姐姐被相提并论过,总之我手贱选择了物理竞赛的不归路。于是我的高一一年就完全可以用竞赛二字概括之,更多时候真的是一个人没日没夜的栽进题里,再次抬头早已不知天黑日暮。
与此同时,杨柳依开始在学校里崭露头角。就算我再与世隔绝神经大条,那些飞短流长传到耳朵里,说不难过都是假的。
唯一的动力,不过是想着自己当时再怎么默默无闻,也能在省联赛上混个一等奖吧。
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夜夜在灯下伏着灰白草纸演算、蚕食体力和脑力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最厌倦的每天重复的生活竟然也就这么过去了。终究是不知道所谓人的潜力或忍耐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问,后来呢?
后来呢?
正如我之前所说,所有我在一个人疲惫时幻想过的美好,全都交付给了一个仓促潦草的现实。笔试的状态不佳和试验的经验不足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刚好卡在省一等奖之外。
我总是能够忍住扑面的失落和失控的泪水。那么不值钱的眼泪,一旦滴落,我的忍耐就将惊醒。
物竞本天择。
在意志消沉得像要提前按下人生ESC键的那一个月里,我想了很多。回到学校开始准备高考时,也自然少不了周围人的唏嘘和嘲讽。杨柳依倒是很贴心地给我捎了封信,不过我至今也没有拆开看。
失败者,最怕赢家不是怜悯的怜悯。
下课站在走廊上透风,回头凝望教室里的同学们,他们埋头刷题的脸孔上流露出的是和我高一沉浸在物理世界中一样的认真虔诚。莫名的孤立感像张网一样将挣扎中的我网进了逼仄的角落。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无论是高考还是竞赛,都注定是一条独自朝圣的路。
箭,又一次搭上了弦。
与我想象中不同的是,这次看似赌气的执拗选择竟未招致任何反对意见。物竞教练再次看到我时,也只是拍拍我的肩,说,你终于回来了。
于是高二的我又一次重复着高一时的生活,不过是更加地心如止水。
不就是再熬上半年吗,大不了我还有最后一年。反正已经过了一段比高三还高三的日子,老天辜负我一次两次,总有一次不会辜负我的。
更何况,根本没有什么正确的选择,现在的每分每秒都只不过是为了让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于雪霏,马上到站了!又睡着啦?”
“并没有!”
和丁一纯旅行回来之后便是最后的冲刺。时间缓慢流淌却不可抗拒,毫无悬念的预赛和一波三折的复赛,我也都再次经历。茶饭不思了一个晚上,终于传来我低空飞进省队的消息。后来也顺理成章地拿到了那张和top2签下的薄薄的预录取通知书。
浇了半条江的水进去,仙人掌终于开花了。
许多人谈及高考,无非一个字:喷。
他们在贴吧里吐槽抹黑一腔热血,在微博上大呼特呼“我陷思定体问”。
然而最后似乎没多少人真的敢于放弃高考浪迹天涯。
高考之外,听起来亦是多么诱人广阔的命题:竞赛,新概念,留学,艺考……可在我一个保送生看来,再多的道路,不过是和高考殊途同归。
原因很简单,看起来再光鲜的坦途,实际上都是需要你自己奔跑起来才能抵达终点。而这之中的辛酸沧桑,也不过是冷暖自知罢了。
一场考试,当然不会是高中岁月的全部。可是无论何时,只要选择了向上攀登,奋斗就会是你生命里的主色调。
纪录片《高三》里说,人生总有那么一段时光是你值得为此而付出半条命的。
那么就谨以这碗鸡汤,纪念我那走失在物竞生涯里的半条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