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们全家去公园散步回来后,我带杺宝先上楼,杺爸继续留在小区里锻炼。回到家。我接到一个电话。
对方在跟我谈一个我很在意的话题。
杺宝在旁边玩拼插积木,他手指力量还不够,一会能插上,一会又插不上。他被自己蠢哭了!还非常执着的非要拼上。一直在我旁边哼唧。
我试图换一个地方讲电话,他的哼哼唧唧真的非常干扰通话质量。
他带着哭腔和抱怨跟过来:“妈妈不玩手机,妈妈陪,妈妈帮!”
我这正谈到重点呢,!我努力保持平静,一只手捂住话筒,转过头来对杺宝说:“妈妈在通话,宝宝先自己玩,一会妈妈陪好不好?”然后转回去继续通话。
杺宝不能接受我短暂的关注后,又通话。哼唧的声音更大了。我被干扰得完全不能继续。我草草地结束通话。
事情没有谈好。
我的火,嗖!上来了。
我一把夺过杺宝手中的拼插积木,狠狠摔在地下。那一刻,杺宝懵了,怔怔地看着我,迅速嘴巴憋了一下。嘴角一抽搐,响亮的哭声出来了!
我用带着气愤的眼神看着他。丝毫不同情他的无辜。他见我很坚定地不去哄他,他的哭声更大了:
哭声中有恐惧:妈妈怎么了?妈妈变得这样陌生。对我发火。
哭声中有愤怒:凭什么,我在玩积木,妈妈为什么要摔我心爱的玩具?对我发火。
哭声中有委屈,我需要帮助你却视而不见,还对我发火。
……
那个时间段,理智告诉我:快点去拥抱他。你吓坏他了。他现在很需要你的安抚。
但是,我失控了!
我根本没有能力去安抚他,伴随他的哭声,我更加烦了,而且理由很充分:我已经跟你说过了妈妈在打电话,你还哼哼唧唧捣乱,找抽是不是?
为避免事态恶化,我怕自己控制不了会动手。我用仅存的理智赶紧隔离现场,快速地进入了卫生间。卫生间有一大盆水,我不停的舀水、舀水、舀水。大概过了两分钟。我冷静了许多。
我从卫生间出来,没有看他。杺宝还在仰着脖子闭着眼,哭。我抓起手机打给正在楼下锻炼的杺爸:赶紧回来。杺爸听我语气,很默契的回来了。
我回头一看,发现小小的,可怜巴巴的杺宝头发全哭湿透了!全身都长了痱子。泪水已经完全模糊了他的双眼。他已经顾不了自尊了,一头扑倒在我的怀里。全身都瘫了。哭,真是太累人了!我紧紧地拥抱他,抚摸他的头,亲吻他的脸颊。但是我说不出一句安抚的话。他慢慢停住了哭声。
爸爸回来了,看我一脸阴云,拒绝沟通的样子。默契地接过照顾杺宝的接力棒。哄他。
我终于脱离了!我开始修复自己。
我又到卫生间舀水,舀水,舀水,直到水全部舀完。我又清洗了一下盆,然后开始放水,准备给杺宝洗澡。在放水的过程中,我慢慢平复了自己的情绪。
感觉差不多了。我出去,跟杺宝对话:
“妈妈刚才对宝宝发火了是不是?”(还原事件)
“是”
“杺宝感觉妈妈突然变得很可怕,杺宝很恐惧”(认知恐惧这个情绪)
杺宝似懂非懂点头。
“妈妈摔了杺宝的玩具是不是?”
“是”杺宝回答,嘴角微微抽了一下。(他很在意这一点)
“宝宝感到自己没有做错事,玩具却被摔了,很心疼很委屈。”(认知委屈这个情绪)
“如果宝宝感到恐惧又委屈,想哭就哭吧!妈妈爸爸陪着你!”(接纳情绪,共情)
这时,手机响了一下。
杺宝立马反应:妈妈手机响了!此处我捂脸苦笑。我一下子也被他带乐了。我赶紧在他已经转变了情绪的基础上,趁热打铁,道歉。
“对不起!今天不是宝宝的错。妈妈不该对宝宝发火。是妈妈自己情绪没控制好。对不起!但是妈妈希望宝宝在我通话时能保持安静,妈妈不希望被打扰”(道歉,归因,分责)
杺宝看看我。对我的话似懂非懂。表情显示已经从刚才的情绪中走出来的。但是阴影并没有消除。
在接下来的睡前程序中,我和爸爸全身心给他洗漱,读绘本。最后在肯定了妈妈爱他这个事实中,睡着了。
整个事件非常小,过程也很短。但是就在这么小,这么短的事件中,我被坏情绪,这个“魔鬼”附了身。
我完全失控了!
虽然我一直很努力,但是事实上一次又一次证明:我不是一个好妈妈,不是一个完美妈妈。我不是一个完美员工,一个完美伴侣,一个完美朋友,完美女儿,完美……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
一不留神,魔鬼附身;
一不小心,情绪失控。
孙燕姿在她的微博长文《关于糟糕父母的故事》中写到:孩子生病了情绪不好,写纸条给她,:我恨你。孙燕姿被孩子的情绪带动,立马反击:你死了我也不会在意。说完之后,迅速后悔,感觉自己是糟糕的妈妈,下面评论一大堆,说,你并不是糟糕妈妈,我们比你还糟糕。
今晚和同事一起撸串,一大桌同事,有五个是家长,都表示孩子闹腾时,火,蹭蹭蹭,直冒,就想把孩子捶一顿。
我终于放心了。我被魔鬼附身并不是个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冲突。冲突往往都因为情绪。化解情绪需要智慧。
我带的最后一届学生里,有一个留级生。基础还不错,但是自控能力特别差。属于那种驴学生:老师抽一鞭子,走一步,不抽不走。甚至老师抽他,他还反抗。(此处抽,是比喻)
有一次,我上课,他在看小说,我没有出声,收了他的书。弯腰告诉他,下课来办公室拿。下课后,到办公室,态度特别好,并写了保证,不再课堂看小说。书还给他了。结果他根本兑现不了诺言,又一次我去上课,他还在看。我非常生气:这个孩子的上次的保证完全就是权宜之计,根本不诚心!我叫他起立,去办公室静思。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第一眼就看见:天哪!他居然在办公室坐着看呢!完全没有悔过,感觉很惬意呢!我的火,蹭蹭蹭,上来了,但是职业操守告诉我,要冷静。我让他站起来,书收掉,好好反思十分钟,我们再谈。没想到他一把扯住书,不放手,并且说:我就看,怎么样?场面尴尬了!
班主任也在办公室,简单了解情况后,立马拨通了他妈妈的手机。他妈妈很快就到了办公室。来了就哭,边哭边说:我为了陪读你,不能上班,整天伺候你,你上了两年初三了,你还这个样子,我气死了,气死了……
这个孩子,这时候的情绪,在等待中已经平复了很多,妈妈一来,看到妈妈哭,愧疚之情油然而生。低下头,对我说:程老师,我错了!我刚才不应该那样对你。我甚至差点对你动手。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一直没有再跟他谈话,在处理作业,我的情绪也在等待中,平静了下来。既然他已经道歉,我肯定不计较他的态度了。那一刻,我也很感谢自己能控制住不再批评他,不再让自己情绪更激动,也许我一激动,他被感染,我真的就被打了!
我对他说:
“我调查了,你的书是借张某某的,你想赶紧看完,怕人家要拿回去了你没机会看了,是不是?”(还原事件)
“老师不了解情况,以违反课堂纪律为理由在班里直接让你出去,你感觉很没面子,到了办公室,老师又当着其他老师的面呵斥你,你感觉很气愤。”(认知情绪)
“老师的做法确实有不足之处,应该单独跟你谈谈,不应该搞得大家都知道,还惊动了你妈妈。但是老师也很生气,因为你欺骗了我的信任,而且对于违反课堂纪律这个错误,一直不改”(归因,分责)
“我改,老师,我今天真的醒了,我错了!”
后来,他确实没有在我的课堂上看过小说书。成绩也慢慢上来了。
据说二八定律,也适用于情绪。当我们情绪来了,我们不能轻易说话,因为我们说的话,80%的反馈给对方的信息是情绪,只有20%才是内容。如果我们想正确的传递本意,一定要在情绪很稳定的时候去传达。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柯景藤为了沈佳宜努力赢比赛,却被打的脸肿鼻子青,沈佳宜看了很心疼,又生气,她不懂的如何正确描述她的情绪,她在大雨中对柯景藤说:你真是幼稚,那种比赛有何意义,你是笨蛋!柯景藤满心希望得到认可,却不曾想换来了一句骂。他心里委屈,却不肯也许是不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他回了一句:对!我就是幼稚,就是笨蛋!
两个人,不欢而散。也成了剧中很大的遗憾。
不论是依恋父母的小娃娃,还是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或是已经成人成熟的我们,不可否认,我们经常被魔鬼附身。
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想办法让自己冷静。赶走魔鬼需要学会跟自己讲和: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然后补救:还原事件;认识坏情绪,接纳坏情绪;归因分责。
最重要的是,对被坏情绪伤害的人,真诚道歉!这并不丑,也不是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