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与平台的讨论话题“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幸福就是心安。这里我想再多说几句。
追求幸福是人们生活永恒的主题,幸福观应该属于价值观范畴,取决于价值观。有人认为拥有财富是幸福,一生求财,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唯利是图;有人认为拥有名望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拥有爱情就是幸福,把爱情当作是生命的全部,有人认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幸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幸福感来源于需求满足,需求得到满足了,内心就会产生幸福感,而需求是分层次的,幸福感也是分层次的,逐级递进,内心安稳则安静,安静则安宁,安宁则安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同样可以解释幸福感。
内心安稳,是有能力满足生理,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果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就无法实现内心安稳,而是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内心安稳是幸福的第一个层次。
内心安静,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生活就有了选择性,有了选择的权力,一方面,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像有人喜欢去读书,有人喜欢去听音乐,有人喜欢去做极限运动。另一方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可以也选择说不。
内心安宁。在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社会上的自身价值逐步体现出来,掌握社会资源的能力和能量大大提高,此时又会有更多欲望奔涌而来,所谓欲壑难平,如何降服自己不安的心,回归一颗平常心,舍与得,爱与恨,恩与怨,健康与病痛,这些问题和考验如果看不透,想不开,放不下,就不会得到内心安宁。
内心安详。内心安宁了就会无欲无求,无私无我,进而“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身而永生,无私而永恒,让灵魂比刚来到这个世界之时层次更高,使心性得到提升。
我们说某人幸福,往往说这人赛神仙,那么神仙应该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了。因此,人们修身,修心,修仙。我认为心修成了,就离神仙不远了,你就是最幸福的了。心能够安放于身,身心自由自在,即是神仙。修心,才能处理好各种事和物,心不烦,心不乱,心不慌。幸福就是有一颗安详,平静的心。幸福来源满足,知足就是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