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在我们老家,年初三是亲戚家晚辈给长辈拜年的日子,第一年刚结婚的新媳妇,娘家的弟弟哥哥们也会在这一天来给婆家长辈们拜年的日子。这一天也是侄子给出嫁的姑姑,外甥去姨妈家拜年的日子。

如今的拜年不再像以前那样隆重,大家更多的是问候,彼此走动一下,形式越来越简单。

记得小时候的拜年是真的跪到地上磕头,无论去了谁家,拜年都是要双膝着地,嘴里响亮地叫着对长辈的称呼,认真把头磕在地上,

有些在乎这些传统风俗的长辈会很享受这种礼节,当然也就不会阻拦给他磕头。而有些不太注重这些老俗礼的人,则会拽着给他拜年的人,不让真的跪倒地上去磕头。

这个时候,当晚辈的就会说:一年就磕这一个头,咋能不磕呢!心眼实诚的拽着也会真磕,而稍微有点圆滑的,就会做做样子,长辈们一旦客气阻拦,弯下的腰身顺势也就直了起来。

这种磕头拜年的方式也有动心眼,耍滑头的,他们去长辈家拜年时,往往刚进院的时一声不吭,进了屋后则叫着对长辈的称呼,说:给您磕地上了!

其实,他们是不会真的磕头的,屋里的人听到这话出来后,他们会装模装样地拍拍膝盖的土,假装拍拍刚刚跪倒地上了,意思是我已经真的磕头了,只是你出来晚了没看到而已。

可见,拜年也能体现众生之相。有的真诚,有的圆滑。虽说对于拜年的形式如今正处在新老观念交接的时代,但无论是口头拜年,还是跪地磕头,人与人之间并不会因为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而影响关系。

今天,舅家和姨家的哥哥弟弟们都来给母亲拜年,母亲虽八十多岁,但思想一点也不守旧,她不会在乎给她来拜年的晚辈,头是否真的磕到地上,只要来了,知道都还想着她她就高兴。因此,形式上怎么拜也就不重要了。

按说她这个年纪的老人,是习惯磕头拜年的,但她谁也不让给她磕头,对于来给她拜年的人,她总是热情地把人家拽到屋里,一再强调:现在不兴磕头,来了就是拜年。

我们每年是都会给母亲磕头,对于自己儿女们的这个头,她会欣然接受,但如果谁忘了,她也不会在意。

今年我和弟弟就都忘了,这两年有疫情,今年又不允许放烟花爆竹,也没有敲锣打鼓的,这个年就明显冷清许多。

初一早上煮出饺子,按理说吃饺子之前应该先拜年,大家却像往常一样吃饭,直到晚上才想起这件事,妈妈不知是不计较我们,还是真的不在乎磕头这件事,等我们想起,为自己的忘记不好意思时,妈妈却说她也忘了。

嘿嘿~想起那句歇后语:吃饺子不拜年——装糊涂。这次我们是真的糊涂,不知母亲是不是装作糊涂。但我们都知道,母亲不会因为这件事而怀疑我们对她的孝心,母亲不是事多的人,所以在我们心目中,深受我们敬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拜 年 每逢过年,冀南老家都有磕头拜年的风俗。 三十晚上,也就是除夕之夜,都要闹通宵。全家人围在一起,有打牌的、喝...
    儒雅2阅读 1,781评论 0 3
  • 拜年,是过年的重头戏。 在我们当地,从初一到初五,每天都有拜年的安排。有新女婿上老丈人家的拜年,有亲戚之间的拜年…...
    三秋桂子2021阅读 4,654评论 21 51
  • 乡村记忆:春节磕头拜年 春节磕头拜年往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在豫北农村地区,大年初一早起,村里晚辈向长辈磕头拜...
    司马喆嚞阅读 4,243评论 0 1
  • 清晨五点的时候,被外面零落的炮声吵醒,迷糊着赖了半个小时的床,穿衣洗漱,大年初一拉开帷幕。 和大家一样,守岁的几个...
    周读札记阅读 1,924评论 5 2
  • 尽管头一天睡得晚,可是正月初一这天,不管老少都得一早就爬起来,如果起来晚了,被拜年的人堵到被窝里可就尴尬了。 东方...
    隼浮阅读 9,089评论 63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