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回想,在哪个时刻我的心情保持愉悦放松,出现在脑海里的画面大多是独处之时。比如说在下着雨的清晨摊开本子写作,舍友都外出时读一本喜爱的书,大多数时候是结束了白天的课程,夜晚时坐在书桌前听歌做摘抄,或是一个人出门散步和慢跑。
这时会意识到,原来自己不爱热闹的交际场合而喜欢独处,在大学入学之初,就已经初见端倪。
那时我曾无法推脱地参加过两三次聚会,但偏偏都给我留下极不愉快的印象。聚会上,所有人吃喝玩乐,气氛和谐融洽,我却如坐针毡,精神上遭受着很大的折磨。在那种时候,我既享受不了自己的宁静,也无法融入他们的狂欢,不孤独却很寂寞。后来,我再也不去参加聚会,尽管在一起写策划工作时,有一些人是我喜欢并欣赏的类型,我却拒绝了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机会。即便如此,我不会后悔,我同意周国平所说:“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的。”
独处时,我最喜欢阅读和写作。而如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书层出不穷,他们做着强大的网络和视觉营销,销量可观。有时慕名拜读,却觉毫无深度,随手一搁,再无开卷之日。脑海里随即想起林清玄在其散文《人生的化妆师》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读来深觉受教,我们这类热爱写作却才能有限之人,的确应该多读书,唯有与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流之时,才能好好提升自己。
我相信,著作之所以为世人所知,必定是其作者的精神与灵魂的重量使它在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沉淀下来,并一直作为经典继续传承。书籍是伟大灵魂的承载物。肉体必定会消逝,于是灵魂在书籍中永存。当读者翻开书卷,作者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坐在你面前,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你会感叹,原来我的遭遇并非特例,原来我的想法早已有人如此思索,每每这时,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知己之感,足以令人感动不已。
然而在这种时候,开心与难过是会一并涌来的,怎么跟我思想如此相近之人可以用那样令人惊叹的文笔写出如此经典的文章,而我却无法用同样的笔触去叙述所思所想。
当我拿起笔,写下今天这篇文章,却在第一段完成之后,就无法再继续往下进行了。因为我脑海中,不断地出现蒋勋的《孤独六讲》和周国平对于孤独与独处所作的精彩片段,我不想盗用他人的创作成果,这在美学上叫临摹,在文学上叫抄袭。我于是放下笔,出门散步。
当我一个人走在暮色四合的街道里,我才终于让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这时我竟突然开窍了,原来读书时只是一种空间上的独处而并非精神上的孤独。读书时,我是在跟作者进行一场精神上的交流,关乎对世事的看法,对文学的理解,对生命的探究,我仿佛能感觉到他就坐在我面前,动情激昂或理智温婉,于是肉体上的孤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然而在那样的时刻,我并无自己独自思考的产物,脑中满载的,全是他人的思考成果。毫无自己的想法的人,谈不了创作。
而这时我拿起笔开始写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处,在物理空间和精神层面上,同时孤独。我面对的是真正的我,于是当我发现自己心中毫无理念,脑中毫无想法时,精神上的我猛然惊觉是肉体上的、社会性的我在强迫自己开始写作。因此,在这种独处的时刻,当自我与本我坦诚相对时,互相都忍受不了,于是开始焦躁,开始崩溃,开始躲避。
与自己交谈是有必要的,这种交谈是需要在独处之时才能进行,因此独处是有必要的。你只有享受独处的过程,才能真正了解自己。一个无法忍受孤独的人,实质上应该是无法忍受真实的自己。于是他娱乐消遣,尽情消磨无聊的时光,而这些时间过后,只剩空虚与浅薄,无法在思想与精神上有所积淀。
喜欢独处,并不意味着远离人群。我仍然热爱生活,享受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喜欢与可爱的人交往。但是,我更喜欢宁静的独处,喜欢独自一人时反省或思考,每天忙忙碌碌而失去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会焦躁不安,心境飘忽地感觉人生茫然。
独处之时,令我在阅读上受益无穷,令我在写文章时不至于思想贫瘠,甚至在散步慢跑之时,我也并不感到寂寞空虚。我享受孤独,一如周国平所说:孤独者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