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属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和驴同属马属,又名二驴,但不同种,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

驴的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它的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型。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在课文《黔之驴》中,驴被放之黔,虎见之,畏之庞然大物也,三番五次试探之下,尽啖其肉。以此来比喻外强中干的人和事物,进而说明事物的大与小、强与弱存在相互转化的道理。我们对八仙之一张果老倒骑毛驴应熟念于心吧!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着实让小伙伴们开心不已。如今的孩子学习《黔之驴》,再一次领会张果老的形象,已不知驴为何物矣!

小时候,驴牛骡三伴侣是生产队的主要生产力,承担着拉磨、拉车、犁地等繁重的劳动任务,骡子性情刚烈,牛温实敦厚,驴性情温驯,吃苦耐劳,听从使役,深受大家的喜欢。

当时的生产队上驴骡成群,有专门的饲养员和放养员,放养的时候总是带到很远很远的山后去放,我和放驴的哥哥关系非常要好。某一天下午,瞒着家里边和哥哥一起带着他的“队伍”出发了,到了山脚下,我便骑到了一头驴的背上,趁势上山,虽没有牧童吹黄笛的诗意,却也唱着歌振了林樾。到达山顶,虽没有“刺破青天锷未残”,却也看透了“万里无云万里天”,天然氧吧的空气鲜之又鲜、清之又清,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家了!鸟语花香,山石怪兽,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然世外,彻彻底底的做了一次仙人“张果老”!

清楚的记得,为了碾碎玉米、麦子、大豆,牵一驴于磨旁,把磨套于驴身,一块布蒙在驴的眼上,称之曰“蒙眼”。驴便整日的转于磨旁,婶子大娘们便在一旁用萝筛着面儿,成品盛于袋中,比较粗糙的再一次置于磨盘之上,如此反反复复的几次,只到碾碎至面为止。在此期间,驴任劳任怨,甚至会遭到鞭陲棍打,可以清晰的听到驴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有时甚至会看到它大滴大滴的眼泪流出来,实在是不忍观瞻。

如此朴实、如此驯良的人类好朋友,干活的好帮手却被灌之以“萌傻”的标签,简直是想也未想,防不胜防!第一是拿驴和马来进行相比,马走千步终成伟业,而驴原地踏步画地为牢,实在是愚不可及,真的是天大的冤枉!我们往往注意的是夸夸其谈,忽略的是真打实干!殊不知在其位谋其政,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其二是说驴傻,傻的只知道干活儿,蒙着头干干到底,没有一句怨言,不会做任何的反抗,干活一辈子,死了还要被人啖其肉,提其精华,炼制成东阿阿胶。如此忠实的朋友,却成为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对象 ,令人不可思议。我们需要正本清源,我们需要忠于我们自己的情感,我们需要维护我们忠实朋友的形象。

随着机器工业大发展,驴骡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的青少年已然不知驴骡为何物也!牛疑惑在少许村上还可以见其踪影,它们成为了特殊时代的劳动缩影,但它们的丰功伟绩却永远地铭刻在乡村的历史之上,他们的影像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怀念那村!那山!那田!那磨!那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文》中这样解释:驴,似马,长耳,从马,卢声。据说,是战国后期传入中原的,太史公谓之匈奴“奇畜”。...
    火流苏_阅读 818评论 0 0
  • 转基因这个词虽然我以前也听到过很多次,但一直没有花时间去仔细了解。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一直在致力于批判转基因,现在还是...
    星之位面阅读 1,141评论 0 0
  • 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事情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也许是一杯咖啡没有加糖。 何解? 我想是,泛着苦不够甜。 ...
    锦棉阅读 262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