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聊天,聊到了现在图文内容的状况。他跟我吐槽说现在做文字内容太难了,各大主流平台都把流量倾斜到短视频,图文内容数据日益惨淡,长文章用户没耐心看,又不想写蹭流量的热点短文,说他都快坚持不下去了。
如果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大部分都在不停地刷短视频,大家现在确实更愿意看短视频内容,有些还刷“上瘾”了。
为什么短视频会让人上瘾?
因为短视频把直接的感受给呈现出来了,撩拔着人类大脑里某种隐秘的感受,让你不用任何思考,直接体验到。
比如我有几次刷到卖水果的视频,一打开就是一句“大姐别走!”,接着视频里一个朴实的中年妇女从果树下钻出来,捧着几个新鲜的苹果,然后就徒手掰开,把流着新鲜汁水的苹果放到镜头前……这种直接还原你在菜市场买菜的感受,虽然心里吐槽太浮夸,但是很诚实地继续看下去,一刷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有几次差点就买了。
虽然心里知道它既没用,又浪费时间,但是看着很爽,在1分钟内爽到了,在感官上得到了满足,所以就不停地往下划。
在短视频时代,文字写作者还有优势吗?
有的,只不过拼的是召唤感受的能力。
短视频能显示触达感受的画面,而文字则是唤醒感受的快捷键。
比如古诗词,当你夜晚独自漫步江边,看到月亮升起会不自觉地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感慨,在中秋佳节,你也会不自觉地跟亲友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千多年前写下的文字为什么今天我们还在用?
因为人和人之间的感受是相通的,不管在哪个时代,只要你遇到同样的情形,就会产生类似的感受,而流传下来的诗词,就能唤醒这些感受。我们在一遍一遍的吟诵中,感受到了文字这种独特的生命力。
而在当下这个缺少耐心的时代,如果只用文字进行抽象表达,去讲概念,去讲道理,大家当然不想看。
因为道理就是试图说服你的理由,它经过你的理性、你的大脑皮层,试图改变你的想法。但是感受不同,它没有打算说服谁,它只是呈现有细节的场景,让你感同身受,唤醒你内心深处的某个情感。
那么这个时代的文字写作者,就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用文字去触达人的感受。
在《秒赞》中,文案女王林桂枝提到:
无论平台有多少,新出的应用有多酷,请不要被数量与潮流吓倒。今天的平台与应用,与传统的电视、广播、纸媒一样,都仅仅是传播的渠道。真正的终极媒体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大脑。”
文字的表达力量,和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感受能力有关,最终都是通过终极媒体大脑来呈现。
我们是被一个个场景下的一个个感受塑造的,当我们的感受越多,阅历就越丰富,说话也就好听,同理心就强,也就更能理解别人。
感受才是人和人之间的“硬通货”。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成长方向:尽最大可能去丰富我们的感受系统。
走出去,去跟人面对面聊天,去看电影、看展览、去聚会,通过各种载体,丰富自己的感受系统。只有自己的感受系统足够丰富,我们才能完成自我的内向发展,需要时,用文字把它们召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