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该书讲述了清崎有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关金钱的问题,这些看似常识的关于金钱的观念和知识却是穷人和中产阶级家庭所没有的。他用叙述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的道出富人是如何致富的。给我感觉最深的是如何让钱来为我们工作,而不是为了钱而工作。这需要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
我们的⽗辈正如书中所述,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作,可以赚好多钱,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这样以为,有稳定⼯作,优越的收⼊,就能过好⽇⼦。我也⼀直在想,三十年前,⼏十元每⽉,到现在⼏千每⽉,仍旧没钱,于是总听⼈说打⼯的永远发不了财。有时,我会说,如果不是为了那点⼯资,我是不做的,很可笑,那时真的不知道⾃⼰到底要什么。⼤多数⼈只希望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份稳定的⼯作,稳妥的挣钱。他们很少有挣钱的勇⽓,然⽽却⼀直处于没钱的恐惧之中。财富就是⽀持⼀个⼈⽣活多长时间的能⼒,或者说如果我今天停⽌⼯作,我还能活多久?
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理解资产和负债的关系。刚开始很难理解资产和负债,书里最容易理解的解释就是:“资产就是向你口袋送钱的东西,负债就是把钱从你口袋掏出的东西。”所以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观念的时候,在购置一些东西时候就懂得去衡量了,减少不必要的花销而增加了自己的负债。就像我们买了房子,如果这个房子一直在消耗物业费,或者为了这个房子每月还要月供,如果不能让它产生经济收益,我想房子也变成了负债吧!
我这么理解,资产是正数,而负债是负数。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如果一直买的是正数就会累积越来越多,并让资产产生经济效益,这个正数就会越来越大;而购买负数则会让我们负得更多,付出的也会更多,而这就是书里说“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有支出”。我想这就是
思维方式的不同,如果要改变的话,首先要改变的是思维方式。
里面还有一句话我觉得给我印象很深:“让金钱成为你的雇员,不停的为我们工作,获取更多更大的资产!”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要为了钱去努力的工作,而在工作的同时得关注自己的事业,也是本书里说的事业,那就是自己的资产。做个努力工作的雇员,确保自己的工作,但要不断构筑自己的资产项。如何构筑需要方法,需要实际操作!任何的事情在掌握方法后都得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