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观念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我最近总是在精简自己的东西;也许是精简以后自己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所以一直在进行着,每天一有时间就会想: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不需要的?
我总觉得自己拥有的物品数量超过了我能承受的范围,总想要更少更少更少。但同时又抑制不了买书的欲望,我总想买书买书买书,也许这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平衡吧。可是我的买书预算已经严重超支,而我从书里吸收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我觉得我应该停止买书,把一本书反复的多看几次,这样也许比囫囵吞枣地一次看多本书,更有效果。谁知道呢?我还没有定论。
其实,自我分析一下就知道,不停买书的背后透露着对知识的焦虑,总渴望能多学一点,其实是对现状的不满意。而不停扔东西的背后也同样是对现状的不满意。
当我审视从前花费很多笔墨去记录的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他们对于现在的我毫无意义。曾经那么认真那么努力,如今还不是被无情的扔掉?我只知道曾经的一些东西,已经完全不再适合现在的我。因为内在观念发生转变,所以曾经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几年后未必会觉得它有同等的价值。所以会出现,不再适合的情况。
我希望给自己准备一个包,这个包里放着所有我认为重要的东西,即使是明天就发生世界末日的灾难,我也能快速的拎起这个包就跑。那么这个包里会装什么呢?
1. Kindle
2.身份证
3.手机和充电器
4.一支笔一个本子
5.其他个人用品都不需要带,只要有钱就可以了,而现在数字支付如此的方便,银行卡和现金都不用带了。
这样一梳理,这个包里装的其实是个人价值。人,最终都会死去,没有什么是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而这些让我放不下的纸质书,他们的作用就是为了提高我的个人价值。我竟然用这样的方法梳理出对我最重要的东西—个人价值。
我始终记得《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女主说的那句话: 我希望有一天,什么也不带的活着。
我不需要太多东西。让那些不再适合我的东西,从我生活里消失。
更新记录追踪: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