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的时候买了理查德·沃尔德的《剧本》。这应该算是我读的第一本专业书,当时的我对书里讲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深信不疑,对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来没有质疑过他的任何一个定义。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电影故事不是对某种问题表明立场,无论这种立场有多高尚,剧本的任务只是客观地讲述一个故事。彼时幼稚又想显得与众不同的我读到这句话如获至宝。是呀,剧本应该只讲好故事就行了,是非功过应当留给观众来评判才是。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从大一升上大二,直到选了一门专业选修课,叫做影视剧本创作。教这门课的黄老师在某一节课讲到一个词,叫做“戏魂”,简而言之,就是这个剧本应该要有个“主旋律”。这个词与我在《剧本》里理解的东西产生了偏歧。黄老师说,一部电影拍出来,不可能是客观的,它每一帧表达的东西都是导演想要观众看见的。后来又上电视新闻报道,老师说“新闻只能说是真实,而不能说它是真相。因为在记者报道它的时候,他就已经带了自己主观的角度”。虽然两位老师讲的不是同一个东西,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前段时间,我一时兴起又读了一遍《剧本》,这一次没有了盲目的崇拜,更多的是在字里行间里印证我这两年的学习和收获。我还记得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母亲说:“等你学了更多的东西,可能就会发现这本书不适用了。”我当时不太信,现在却被她说准了。书要多读,且不能盲从——这是我读《剧本》最大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