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开始回看一些经典的老电影。可能有很多人不喜欢把一部电影看很多遍,总觉得有限的时间应该拿来体验更多新鲜的事物。
于我而言,经典的电影往往富有深意,人在不同阶段回看总会有些新的体会。所以,对于我喜欢的电影和书,我总是喜欢安排时间回看。
就拿《霸王别姬》来说,其实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并没有多少的感觉。而今再看的时候,我又来许多新的感悟。
其实程蝶衣的结局早就已经注定,他的惊世才华为他带来了世间容锦,也为他洗尽尘世铅华。
沉浮冷暖中,跌跌荡荡,满腔沉醉中,却酿就生命的苦果。
对程蝶衣来说,如果没有青楼出身母亲的残忍、决绝,天生六指的他不会被师傅接受。如果不是被母亲自小当做女儿养在妓院,那身段的婉转以及眉眼的流光断不会让人惊叹。这是他成功最初的伏笔, 也是他人生最初的转折点。
张公公对程蝶衣身心的摧残,让他认清了世道,也让他对自己、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段小楼对蝶衣的照顾与怜惜让程蝶衣成为名动大江南北的旦角,但也在不知不觉中毁了程蝶衣。蝶衣是个敏感而缺爱的小孩,段小楼对他的照顾,让程蝶衣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感情和寄托。在蝶衣眼中段小楼不仅仅是师兄,他是相依为命的亲人,是不离不弃的爱人,是段小楼,也是霸王。因对师哥的爱恋,他把自己对段小楼的感情带入了“虞姬”这个角色,将虞姬的痴心与勇敢演绎得淋漓尽致。
至于段小楼,我认为他对程蝶衣的感情很矛盾。从最初的同情照顾,到兄弟间的相依为命,段小楼都处理的很好。直到他发现程蝶衣对他抱有另类的感情时,他有些害怕、有些犹豫。我相信他喜欢程蝶衣,如若不是真心喜欢,霸王也不会那么逼真。但这种喜欢也仅仅是喜欢而已,喜欢的程度也远不及他对世俗批判的顾及,远不及对自己性命的重视。
对于菊仙,程蝶衣既嫉妒又羡慕。他嫉妒菊仙能够获得段小楼的爱,却又羡慕她能和段小楼光明正大地生活在一起。他也很傻,傻到以为一把剑就可以斩断段小楼与菊仙之间的情愫,傻到选择借用鸦片,让自己沉醉,仅仅是为了短暂的忘记,短暂的麻醉。
菊仙看程蝶衣,却总是又恨又怜。妓院出身的菊仙见惯了人性,也懂得嬉笑怒骂的面具下隐藏的是什么,所以作为头牌的她很轻易地察觉到程蝶衣内心深藏的感情。她知道,那样一种炽热的感情一旦喷薄出来不仅会毁了程蝶衣,也会灼伤段小楼。所以,她一直反对段小楼跟程蝶衣来往。
而程蝶衣与袁四爷的纠葛无非是圆一个梦,一个只关于霸王和虞姬的梦。在袁四爷的眼中程蝶衣就是“角”,是虞姬,所以才会惊恐地提醒蝶衣,那是一把真剑;而蝶衣也在与袁四爷的相处中明白,只有他才懂得自己为何疯魔,也只有他才懂得他内心的痛苦。他们之间不外乎是两个各自疯魔的人在对方的身上找寻自己的慰藉。
清末民初的动荡,对于梨园弟子来说,变得只是观众,曲仍在,词未亡。
对蝶衣来说,能将自己钟爱的艺术发扬光大已是知足。他想做的,不过就是虞姬而已。
无奈的是,世人局限,时代静滞,他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他并不在意世人的控诉,所以他无所畏惧。但他却在被段小楼“揭发”的时候崩溃绝望。
他不相信他的霸王为什么能在众人面前如此控诉揭露,他不明白为什么霸王可以随意丢弃自己的宝剑,他不明白为什么曾经相依为命的人都可以相互抛弃。
他要揭露,愤然而起的他要揭露姹紫嫣红,揭露断井残垣,揭露菊仙,可还是不忍心揭露他的霸王。直到听见段小楼说不爱菊仙,他才明白,无论是菊仙还是他都输给了人性,输给了命。“万世师表”的匾额下,他垂头跪着,唯有菊仙留在这里。菊仙看了看他,转身走下台阶,回头望了一眼,是嘲讽。而蝶衣眼中确是愧疚。大概是感受到蝶衣的歉意,菊仙第二次回头的时候,便是同情与释然。
这一幕,给我很深的印象。有句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我不以为然。对于人性的丑恶,菊仙见得比蝶衣要多,她会对段小楼失望,也会对蝶衣有所怨恨,但她也明白,人性就是这样,所以她可以释然。程蝶衣却不行,他是“角”,他一辈子都沉浸在自己的戏本子里,他相信所有的美好,眷恋所有的温暖。情义,对他而言,重比千金,少一分一秒都不行。
所有幻想破灭的结局,他就再也当不了虞姬,他还是会唱自己是个“男儿郎”。
历经种种沧桑,他再也不想挣扎了。
既然霸王都已经不在了,他也唱不出当年的“虞姬”。他选择在自己最初的梦中结束,一曲终了,虞姬转身陨落,不似以往的眷恋。
死即是生,他只希望这一剑能让自己真正地解脱。
从此,遗恨应未消,芳魂任风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