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在直播间连线文聪老师,高中的女儿一个问题,有没有那种职业赚钱多又轻松的工作,妈妈不知道如何回答?
文聪老师说:你知道有这样的职业吗?
妈妈:我和爸爸交流了一下不可能有这样的职业的,这就是孩子迷茫所在。
文聪老师:其实我也想找一个轻松又挣钱多的工作,我至今也没有找到,但是咱们不能说不可能存在,只是说我们没有碰到,如果说还没有碰到轻松挣钱多的职业,那我们的生活是不是还要向前推进。你只能说我们在按步就搬的同时,再寻找这种又轻松挣钱又多的工作,但是不能说我就停滞着,找不到这样的工作,我就不往前走了。就在着僵持着,这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咱们又不能说世上没有这样的工作,或许有。那种轻松是厚积薄发了,有的人前期做了大量大量的积累之后,身怀绝技了,然后才能举重若轻。
他的轻松是前面的刻苦训练换来的,有这种可能,但是你说我什么都没有,不追求智商,也不追求情商,也不追求技术,什么也不追求。天生的追求既轻松,挣钱又多,那这种工作不好碰,最起码我们都没有碰到。还有一些人出生在罗马,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也有这种情况。所以咱们在课上就说了,投胎这件事是既公平,也是最不公平的,说它公平是因为每个人都在拆盲盒,没有人提前打点一下,让我投个好点的。开不了后门也打点不了关系,生谁家就是谁家,不公平是因为这个盲盒千差万别都不一样。
因为孩子已经高一了,我们可以像和成年人一样给孩子聊聊,不用再回避什么。就像我们成人一样,我们有时会想,我要是不上班就好了,退休就好了。我一个朋友因为比我大,她已经享受退休生活了,每天就是去各种地方旅游,我每次看到她就是说:我也不想上班了,我也想像你一样退休享受生活多好。但是感慨完之后,该干啥还是干啥。
妈妈:孩子的意思是想问问老师,有没有这样的工作,她可以往这方面努力,我感觉她的学习动力不足。
文聪老师:你不管往那个专业努力,你只要前期足够努力,后期你就可以干的很轻松。你要是想挣钱多,为什么你挣钱多,我挣钱少,因为你的工作替代性小,我的工作可替代性多。你比如说:我如果走了,就会很快有一个人顶替上来,谁会给我多花钱呀!你想挣钱多,要不就是你的岗位是不可替代性,人家才愿意给你多花钱,这就是人才的稀缺。还有就是你是个冒险家,我有足够的心里能量去承担风险,我今天可能赚100万,我明天赔300万,我没有关系。我的收入和我们的风险性是成正比的,对不对?除了这两点之外,你比如说我在单位里就是送报纸的,领导还给我发的是最多的薪酬,那领导不是傻吗?
每一个经营者不就是想用最少的薪酬来办最大的事吗?花最少的钱,用最好用的人吗?那他之所以不得不给你发钱多,不就是发钱少了你不干,你走了没有人能顶这个缺吗?所以这个岗位做生意投资这个不说,你在这个岗位上想拿钱多,挣钱多,比一般人多,那就是你的不可替代很强,核心竞争力强。你选一个特别冷门的专业,冷门的专业还要走到顶端去才行,冷门的专业肯定需要的人也少,从事这一行的人也少。你必须走到顶端,你才有竞争力,你通过前期的经验,后期或许确实很轻松就挣钱多了。
妈妈:现在不用回复孩子什么专业更合适?
文聪老师,是呀,你回复了吗?反正我回复不了这个问题,你还要考虑孩子的特质,天赋是否适合,这是很主观的。如果孩子真想的话,你可以给孩子做个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核心不在这,如果孩子想可以给孩子做一个,生涯规划是职业倾向性。但是他们也不会告诉你那个工作挣钱多又轻松,你去做吧!也不会那么明确,他只是给你了一个方向。核心的问题是孩子对学习没有动力,就像咱们有一些孩子休学,给家长说今天开了菜鸟驿站,明天开个饭店。很多时候只停留在说的层面,而没有行动,孩子的核心就是动力不足或者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我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不理想不一定是不好,而是没有达到孩子的期待值,她就不想学。孩子通过这件事来逃避她不想面对成绩不理想的现实和压力,阻碍孩子学习的动力是什么,需要更深一步的讨论。
通过现象看本质,看着是孩子想找一份轻松的工作,其实是对现实的自己不满意,通过文聪老师的分享,让这个妈妈清晰了这个问题。感谢文聪老师的指导,感谢连线的家人,让我受益匪浅。每日一省18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