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有话好好说,是不是一进来看到题目以为我要说的是姜文的电影,哈哈,其实不是,我要说的是我们的说话之道,其实写这篇文章不是说我有多会说话“口吐莲花”。而是,我本身是一个不太会善于表达自己的人,也是一个不太会在特定的场合说出让人舒服的话。给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就是想我们怎么才能做到说话有道。
人一年学会说话,却要六十年学会闭嘴,说话的艺术有多重要。人一岁就开始牙牙学语,可是到了老了,六十岁,孔子称为耳顺的年龄,却什么都听得进,不想说话,不会反驳。
我们每天都要说话,因为说话我们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人与人沟通桥梁。也许说的或多或少,和家人说说自己的心理话,暖心的话、和朋友说一说海阔天空,奇闻异事、和同事交流工作,有时也会谈谈国家大事,和陌生人有时就是简单的寒暄,等等。我们看似简单的说话,其实并不简单,说话是门艺术,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门艺术,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有利有弊,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也会有一个说话的规矩,该说什么样的话才符合当时的环境,这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很喜欢听马未都的《嘟都》节目,在一期节目中他说了一段话,说人与人之间有特定的相处方式,“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我想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亲人之间平常说话,相处的时候要“是亲三分客”,意思就是说,亲人之间要保持客套,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生人之间呢,生人要熟,表明你承认大家在同一个文化圈内。一个人能够记住的陌生人是非常有限的,你有机会能跟他聊聊天说说话,感受非常好。生人聊天的一个好处,就是不设防,没界线,能够坦诚交流。熟人要亲,熟人是我们生活中打交道最多的一种人,毕竟“一回生二回熟嘛”,见面几次,打过几次交道后,大家就变成熟人了,但这种熟是点头之交的那种“熟”,可能只是一起参加过某人的喜酒,也可能是业务关系的来往,处在半生半熟的状态。我们一生总有遇到几段这种关系,学校里的好同学,职场上的好朋友,都是熟人变亲的情况,但这种关系也有隐患,好的时候可以穿一条裤子,臭的时候也是真刀实枪的厮杀,所以古龙说过,最好的朋友,往往也是最致命的敌人。因为他了解你的一切弱点,知道刀子插在哪里最痛。
因为近期要学习如何“说话”,所有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如刘瑞江写黄渤的《说话有道》和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两本书,看了有很多感慨,像黄渤老师我认为就是一个情商高和知道“因地制宜”的,是否大家还记得有记者问黄渤怎么看待“是否会取代葛优”的说法。在众目睽睽之下,面对这个没有恶意却稍显“刁钻"的提问,只是回答分毫不差,才会皆大欢喜。”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就这么微妙。他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开口应道:“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因为人家曾是开天辟地创时代哦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当时就有记者不由自主地说:回答的简直太好了。是啊,他回答的恰当其分,一点也不矫情,没有骄傲自大。同时对前辈表现出尊重,又做出了恰当的评价,谦虚有礼,人格魅力呼之欲出。
说话暴露了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蔡康永在《说话之道》里写到: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一次竞选“香港小姐”的比赛中,主考官向某小姐提了个特别的问题:“你愿意嫁给肖邦,还是希特勒?”这位小姐笑着回答:“我愿意嫁给希特勒。”
一时全场愕然,小姐接着说:“假如我嫁给希特勒,也许就不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了。”满堂为之喝彩,参加比赛的女生中,长得漂亮并不算什么特别的本事,但能够有这样的幽默、机智的口才,却十分难得,该小姐也因此一举夺冠。
看似简单的说话,我们每天都要完成的动作,实际上真是一门我们要学习的一门技巧,运用好了是门艺术,运用不好,说话则是伤人利器。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义务——听话,才能用好自己的权利——说话。听懂了,才能回答正确,理解了,才能切题发挥。聪明的人,懂得先思考,再说话;愚笨的人,喜欢先说话,再思考。言由心生,智者慎言,好好说话,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好好说话的人,运气不会差。一语让人笑,一语让人跳 淡泊明志 年少轻狂,是年龄的必然,睿智含蓄,才是中年的修养。好好说话,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