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
上竹下即,竹约为节;左未右刀,裁断为制。
《荀子·议兵》言:“秦之锐士,不可以挡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
节制一词流传至今已分为多重含义,我们最常说的一类意思是:适可而止。
岁首在制定新年计划时有些犹豫,每次的踌躇满志似乎都会在年末时丢失殆尽。所以一直耽搁至今还未下笔。
转瞬过隙,时至月朔,今日坐在电脑前重新思考,太多的计划经常使我忘记制定计划的初心。而太多的道德约束扪心自问我又无法全部做好。
于是我想从圣经中,圣灵所结的九种果子中抽取节制一果,以致力在这一年透其精义。
什么是节制呢?
我想它无非是对生活的适可而止。学习要有节制,工作要有节制,运动需要节制,玩乐更要节制。睡眠要节制,饮食要节制,花钱要节制,恋爱当然也需节制。
那什么是不节制呢?
我一天给自己定八个小用来学习,但今天要看的书比较精彩,就多看了半个时辰是为不节制。
我给自己定量早起玩手机不超过半小时,但翻翻空间、刷刷微博、再在蚂蚁森林偷个能量,一个半小时浪费掉了是为不节制。
我告诉自己每次吃饭要只吃八成饱,但今天自己做的饭心情甚好,便多食半曼是为不节制。
我告谕自己晚上用来发展自己业余爱好,但今天突然灵感爆发,所以便舍弃运动,而选择坐在电脑桌前码字两小时是为不节制。
不节制事件时常有之,小逾无伤大雅,而常逾则会显得躁气加身。
不走极端,不陷体制。
如孔夫子的中庸之道;是圣经里的不偏左右。
我的一天如此怎般:
生物钟使我五点多准时醒来。拿起手机,回复下昨晚朋友发来的消息、百度热榜看看一夜之间发生了什么大事、再翻翻公众号和简书,读几篇大佬的文章。
六点半的闹钟催促我开始清晨的洗漱和觅食。渐渐习惯不被手机绑锁的我,早餐时便喜欢上观察餐厅过往行人的形形色色。
八点图书馆就坐,一个时辰完成上午的学习计划,剩下一个半小时阅读书籍。
生活在快餐时代的我并不喜欢顺流而行,反观厨房,每天十二点左右一定有我的身影。
午休转瞬而过,两点过些我已坐在自修室开始刷题。
下午六点钟,已经吃过晚饭的我开始抄写圣经,或者练习打字。
七点到八点半是扩展兴趣的时间。我会打乒乓,跑步,K歌,做视频或者写写一天的感想。
下面一个小时是每天最期待的仪式:跟对象视频或是电话。
最后半小时,打开视频软件,看看自己喜欢的综艺、电影或是短视频。半小时怎么够呢?这恐怕是锻炼节制的最好时间。
每天重复着一样的事情,是不是很无聊?在同样的地点,固定的时间节点,甚至于每天图书馆的座位都不曾换过。
我喜欢中规中矩,我的一天好似固定式的仪式般。
早起时的头条的内容是不同的;餐厅里每天见到的人是不同的;做饭时每天的食材是不同的;学习时呢?每天的学习内容也是不同的。
这怎么能说是故步自封,不愿更新自我呢?
有节奏的生活,有节制的做事。不拘泥于形式,但又喜欢中规中矩。每天都在进步,每件事都可以享受其中。
不被某件事情捆绑,做任何事情都适可而止。
就像一句老话所说:好物不可多用,犹过之而无不及。
英语里也有句谚语如此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ke a dull boy. 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
生而为活,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当然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太多人在自己的世界全力以赴,但到功成名就,繁华过后,空留叹息一声,悲叹人生皆为空虚。
冰心在《繁星·春水》里如是说: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沉下脚步,品味生活。
突然发现,原来每天10元钱我也能生活的充充实实;原来不打游戏我也不会感到空虚;原来娱乐至死跟我好似再无瓜葛。
原来,一切回归本真,生活也不再如此枯燥。
升本考试倒计时96天。祝自己一切顺利,敬生活不枉此遭。